九
故事还没讲完,徐先请了个假。 徐先要回一趟兰州,再去一趟河南。 霜儿说,“徐先,你能搬过来住吗?我家也很空旷。” 徐先说,“我还有事。” 霜儿说,“事情完了呢?” 徐先想了一下,说,“还有别的事。” 霜儿说,“别的事也办完了呢?” 徐先说,“那我就会回河南种地。” 霜儿说,“那我就跟着你,回河南种地。” 徐先说,“好。” 霜儿说,“可我没办法种地。” 徐先说,“我可以抱着你种。” 霜儿说,“徐先你真好。” 徐先说,“你这样,我的刀会变慢的。” 霜儿认真地说,“徐先,你有没有想过,温柔,也是一种力量。” 徐先想了很久很久。 ***** 仇恨是一种力量,愤怒是一种力量,嫉妒是一种力量,欲望是一种力量。 那么温柔呢,那么爱呢。 ***** 过了很久,徐先正式向霜儿行了个礼。 徐先说,“多谢霜儿姑娘。” 霜儿说,“你亲亲我。” 徐先在霜儿额头亲了一下。 霜儿说,“你的假,准了。” ***** 徐先的刀,并没有变快。 在他取了三千三百两银子,往长安的路上,有两伙人,向他下手。 一伙二十一人,死了三个。 一伙十七人,死了六个。 但这些人身手太差,所以徐先也不知道,他的刀有没有变快。 他骑一匹马,牵一匹马。 后来他干脆把马背上银子亮出来,就像一盆红烧rou,放进茅房里。 苍蝇们却特别安静。 羌人、党项人、鲜卑人、汉人、吐蕃人,都很安静。 他到武功的时候,下起了雨,就找了个客栈,住了一个晚上。 第二天,快到长安了,雨越下越大。 徐先牵着两匹马,还是冒雨上了渭水桥。 雨太大了,骑马也是会伤马力的。 有个人,撑一把油纸伞,在渭水桥的拱顶处,一动不动地看着渭水水面上的雨。 雨水太大了,那个人的身影,看起来很不真切。 距离那个人二十步的时候,徐先感觉到眼前的所有雨滴,突然静止不动,然后向前横飞。 徐先急速后退。 第一步,他脚底的草鞋炸裂。 第二步,他的右手衣袖炸裂。 第三步,他拔出刀,向前砍了一刀。 接着他看见所有的雨滴,又横着向后飞。 那个人,又回到原地,看都不看徐先一眼,仍然撑着伞,手上拿着一把剑,踩着木屐,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走下渭水桥,钻进了一辆马车,走了。 ***** 徐先的斗笠,前面裂开三寸的缝。 几滴雨水,正从缝隙中,缓缓滴落。 徐先把刀收回背上,牵起缰绳,继续走向长安城。 马儿打着响鼻,甩着马尾,一点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徐先光着脚,衣袖破烂。 身上却不臭。 因为劈出那一刀的时候,徐先身上所有的雨水,连同身上的臭味一起,刹那间离开了他的身体。 ***** 徐先对小盛说,不要打搅我。 然后关上门。 徐先想了一个晚上,一个白天,一个晚上,然后又睡了四个时辰。 睡四个时辰之前,他说,原来是这样啊。 等徐先打开门的时候,雨早停了,地上一片干净。 徐先发现小盛在门边睡着了,手里紧紧握着那两袋银子。 徐先把小盛叫了起来,说,“你去帮我买十个蒸饼,两斤rou,我肚子饿了,但我要先洗澡。” 虽然不臭,但洗澡是一种尊重。 ***** 当天下午。 徐先走到秋静峰家里。 秋静峰坐在厅房里。 徐先郑重地,行了一礼,“多谢秋世叔。” 秋静峰一动不动。 徐先郑重地,再行一礼,“多谢秋世叔。” 秋静峰点了点头。 秋静峰说,“就这样?” 徐先说,“就这样。” 秋静峰说,“挑粪的老头,扔了两把豆子,你就认了半个师傅,我为了使出那一剑,底裤都崩裂了,你说就这样。” 徐先说,“用一条破底裤,换半个师傅,说出去不大好听。” 秋静峰说,“如果什么都换不到,挑粪的会笑死。” 徐先说,“如果换到了,有些事情,可能就不能做了。” 秋静峰说,“你一定要做?” 徐先说,“我跟老李也这么说。” 秋静峰说,“如果是这样,你要记住,只拿自己该拿的那一份。” 徐先说,“我有分寸的。” 秋静峰说,“年轻人,就怕没分寸。” 徐先说,“老头子,就怕到处都是分寸。” 秋静峰说,“你和老赵年轻的时候很像。” 徐先说,“老赵年轻的时候,不如我。” 秋静峰说,“他说的?” 徐先说,“他说的。” 秋静峰说,“老赵年轻的时候,是不如你。” 徐先说,“我不是指刀法。” 秋静峰想了一下,说,“这种问题,很难比较。” 徐先说,“以我现在的情况,你们这些老头,都不如我。” 秋静峰点了点头,说,“我们这些人,生于盛世,长于盛世,乱世来的时候,都已经过了而立之年,确实跟你不能比。” 徐先说,“我吹了半天的牛,总算是把前天丢的场子,找回来了。” 秋静峰说,“这些年,老赵一直都在进步。” 徐先说,“刀法进步,有什么用。” 秋静峰说,“还是有用的。” 徐先沉默了一会儿,点了点头,说,“我还有什么人,可以去拜访一下?” 秋静峰说,“蜀中的唐方,使的是暗器,还带毒,你找他没什么用。丹阳的屈耀,使的是短戟,但他也老了,你找他也没用。齐郡的曹衡,使的是剑,但他的后辈,前几天被你杀了,所以你还是别去。” 徐先说,“我也不想捣乱。” 秋静峰说,“年轻的几个,你只要眼睛不是一直看着天,应该没有什么问题的。” 徐先说,“如果是一对一的话,眼睛无论看哪里,应该都没问题的。” 秋静峰点了点头,说,“听挑粪的说,他叫你,教训我徒弟。” 徐先说,“我只说有机会。” 秋静峰说,“空手,他还是有机会的。” 徐先说,“他最好不要有机会。” 秋静峰说,“我死之后,李家就不需要客卿了,他有他的路要走。” 徐先说,“你可以叫他等几年。” 秋静峰说,“这种话,不是师傅能说的,何况,这是他的事情。” 徐先说,“霜儿,和他感情好吗?” 秋静峰说,“如果他死了,霜儿会哭一天。” 徐先说,“那他就不会死在我的手里。” 秋静峰说,“我们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是属于你们的时代了。” 徐先说,“你不要这这里吐酸水了,霜儿呢?” 秋静峰说,“霜儿这两天身体不太舒服。” 徐先说,“要不要紧,要不要请个朗中?” 秋静峰说,“你是猪。” 徐先明白过来,说,“我是猪。” ***** 当天,徐先找到魏超,拿走了剩下的五百六十两银子。 魏超说,“要不要雇我当保镖。” 徐先说,“这是我的老本行了,你不知道吗?” 魏超叹了口气,没说什么。 徐先隔天往东,离开了长安。 小盛又是跟着屁过来了。 他们到沈庄的时候,老头沈景,正在院子里修补一个竹筐。 沈景看了他一眼,说,“这么多银子,我都想杀人灭口了。” 徐先说,“眼界开阔一点,后面说不定还有。” 沈景说,“竹筐你会编补吗?” 徐先说,“我可以试一下。” 徐先就试一下。 老头留下他们两个,自己出去了。 小盛说,“编这有什么用?” 徐先说,“在补竹筐的这段时间里,你认为该做什么,才有意义。” 小盛想了一会儿,说,“我明白你的意思,又不明白你的意思。” 徐先说,“也没什么意思,想编就编。” 过了一会儿,老头回来了,小盛被赶出去了。 沈景说,“见过秋秃子了?” 徐先说,“见过了。” 沈景说,“他前几天来过我这里,我就知道他会找你。” 徐先说,“我也见过李阿婆。” 沈景说,“这个倒是比较难得。” 徐先说,“他倒是给面子。” 沈景说,“你的面子,其实不小的。” 徐先说,“可惜不是我挣来的。” 沈景说,“你的心,也太大了吧。” 徐先说,“太顺了,会让我害怕。” 沈景说,“你若死了,二十年之内,没人敢动她们,但我只能保证二十年。” 徐先说,“所以我的面子,还需要变大一些。” 沈景叹了口气,说,“有些话,秋秃子不好说出口,我又说不准,要靠你自己了。” 徐先说,“我在西域,听到一段传说。传说西域更西,极远的地方,在天的尽头,有一种鹰。它们把巢,筑在百丈高的悬崖上。孵出的小鹰,在三十天后,就要从悬崖上跳下,跳到地上。很多时候,那些毛茸茸的小鹰,都直接摔死在石头上,只有很少数的小鹰,筋骨天生强健的,才能活下来,最终能长成大鹰。” 沈景说,“你拿这个故事做比喻,虽然不是很准确,但是也差不多。” 过了一会儿,徐先说,“买地的事,办得怎么样?” 沈景说,“恐怕没那么快,才买了十几亩的中田和下田。” 徐先说,“地可以慢慢买,还要找个地方,盖一些房子,我想明年的夏初,可以把人迁过来。” 沈景说,“我让沈腾把这事先办了。” ***** 离开沈庄的时候,在那木牌边上,徐先看了一会儿,小盛也跟他一起看了一会儿。 徐先抽出一支箭,用箭头在木板上面,多刻一个字。 然后骑上马走了。 小盛又看了一会儿,然后骑上马,追上徐先。 回到长安的第二天,有个叫杜三明的找到徐先。 杜三明说,“徐兄可真难找啊。” 徐先说,“杜兄有何指教。” 杜三明说,“既然这样,我就指教你一下?” 徐先说,“可以。” 杜三明说,“开玩笑啦,整个长安都知道,徐兄人很狂,刀很快。我又不会打架,又没有徐兄长得好看,如果不比你狂一点,徐兄很快就把我忘了。” 徐先说,“我是不是见过你的亲戚?” 杜三明说,“我知道,有些地方,这是句骂人的话,但是我知道,这只是一句问话。” 徐先说,“我很少骂人,你能让我这么狂的人,骂你一句,以后你在长安行走,肯定很有面子。” 杜三明大笑,说,“徐兄妙人,我亲戚说,两年前,宁州城外,跟一个背上背着刀弓的年轻人,买过一条完整的火狐狸毛。” 徐先说,“那个年轻人,肯定不如我狂。” 杜三明说,“我亲戚说,一起去的秦公子,对年轻人不肯拿那把刀,一直耿耿于怀。” 徐先说,“你可以告诉秦公子,他当时要是用刀,随便空砍一下,那个年轻人当时,可能就会抢了那把刀。” 杜三明说,“徐兄的意思,我明白了。” 徐先说,“你还有什么要指教的?” 杜三明说,“有一次,我遇到宿国公程知节,他说你欠他一顿酒,他已经等了很久了,你是不是忘了。” 徐先叹了一口气,说,“只喝酒。” 杜三明说,“宿国公是个惧内的人,他不敢去嫖妓,所以,只喝酒。” 徐先说,“我不管他家里有没有母老虎,只喝酒,不谈别的。” 杜三明说,“徐兄的意思,我会转告宿国公。” 徐先说,“明天下午,我请他喝酒,地点他定。” 杜三明说,“地点定好了,还是在倚碧阁。” 徐先说,“你们跟倚碧阁有仇吗?” 杜三明说,“我只想告诉你,这个地方,在长安最有名的三十四个酒楼里,大家都认为,这里比较清静。” 徐先说,“我前几天,在渭水桥上,扔掉了一双破草鞋。这双又破又臭的草鞋,估计很快被捡了回去,藏了起来。你现在说有个地方比较清静,连皇帝睡觉的地方,都不清静了,这长安城里,还可能有清静的地方吗?” 杜三明叹了口气,说,“你说得对,我回去告诉一下宿国公,让他换个地方。” 徐先说,“算了,不用换了,就倚碧阁。” 杜三明说,“多谢徐兄。” ***** 徐先去找霜儿,继续讲故事。 去的路上,徐先遇到一个年轻的和尚。 那和尚白白嫩嫩的,比徐先好看很多。 和尚说,“施主留步。” 徐先继续往前走。 和尚追了几步,说,“这位施主,请留步。” 徐先停下来,说,“大和尚要说我面有妖气,或面有煞气。” 和尚吃惊地看着徐先,说,“施主既然知道,贫僧……” 徐先说,“停,你要多少钱?” 和尚说,“贫僧是想说,妖也有好妖,只要一心向佛,一样可以解脱轮回,终可登得净土。” 徐先说,“多少钱。” 和尚犹豫了一下,说,“如今佛法不显,伪经横行。贫僧一心想要去伪经,求真经,宏佛法,渡苍生。但是天下的真经,只在天竺,那里是佛教起源……” 徐先说,“多少钱。” 和尚说,“随意。” 徐先掏出几个铜钱,放入和尚手中。 和尚说,“多谢施主,贫僧才疏学浅,尚未知妖来人间,对妖是来说,是好,是坏。对人来说,又是好,是坏。” 徐先静静地看着他。 和尚说,“妖未必尽坏,人也未必尽好。我若能取得真经,广传天下,必能天下一同。” 和尚补充说,“此乃大一同,非小一同。” 徐先说,“大一,小一,你很能吹,我虽然不相信什么一同,但我会再给你二两银子,因为我身上正好有二两银子,祝圣僧大光头早日取来真经。” 和尚接过银子,双手合十,说,“施主还是信的,只不过施主自己不知道,也许有一天,就知道了。” 说完转身,就此飘然离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