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别人笑我太疯癫
书迷正在阅读:穿越兽世之白泽契约、万族之天命人皇、奔现、影视穿越:开局流金岁月、龙虎山之上、模拟修仙:找出最佳人生轨迹、我一夜之间成了丑闻女主角、娱乐:全网求我出道、诸天之昆仑传说、DNF之在阿拉德当导师
“比吧,我倒是要看看你能玩出什么花来!” “是,尚书大人。” 王恕的甩脸子显而易见,连看热闹的人都能看出来,这杨慎还没比就先输了一大截。 杨慎硬着头皮看了看王慧,王慧却一心放在方羽身上,看都没看他一眼,这又让他心凉了一大截。 他此时的胜负欲完全被激起,空前高涨,越是这样,他越想赢方羽,向王恕父女证明自己的才华。 “方公子,比七步作诗如何,没作出来的算输,作出来了再由尚书大人评判。” “随你,你先还是我先?” “方公子身份尊贵,你先请。” “我先没问题,但是我怕我作了,你就没机会出手了,你确定吗?” 方羽的声音沉着平静,让人看不出来他到底心里有没有货。 要知道七步作诗乃是文人书生的极限,这是杨慎在逼自己,同样也是在逼方羽主动认输。 在这现场,可以说没有几个人能顶得住这种挑战,可方羽却偏偏悠然自得。 杨慎察言观色。 他不相信方羽会作诗,来之前他们自然打探过方羽的底细,只是一个商人之子,在京城也从来没有听说过方羽的才名。 但是方羽这份自信让他很是疑虑,思索片刻,他决定还是自己先作,避免还没出手就输了。 那可真是输的彻底。 “既然方公子如此盛情,我就不让你失望,我先来。” “来吧。” 方羽无所谓,他也想真的看看杨慎到底有没有真才实学,是否对得起历史给他的盛名。 杨慎闭眼思索片刻,随即便动了,踏出了第一步。 “垂杨垂柳管芳年,飞絮飞花媚远天。” 首句一出,众人哗然。 “金距斗鸡寒食后,玉蛾翻雪暖风前。” 第二步走完,接着走第三步、第四步。 但接下来却迟迟未见杨慎开口,貌似卡住了。 这时他眺望远处,似乎在寻找什么,随即立马说到: “别离江上还河上,抛掷桥边与路边。” 此句一出,就还剩下三步,杨慎没有停留,他知道自己已经没有退路,只能勇敢向前。 走到最后一步,他低头沉吟,刹那间看了王慧一眼,眼前一亮。 “游子魂锁青塞月,美人肠断翠楼烟。” 最后一句说完,杨慎如释重负,而且还博得了阵阵喝彩。 “好,不愧是京中第一神童,好一个咏柳啊。” “我就问方公子,你怕不怕?” “看样子方公子要输了,真是大快人心啊。” 风向完全被李荀那群书生带了起来,他们自然是站在杨慎那边。 看热闹的小娘子也有很多对杨慎心生爱慕的。 不过杨慎的诗作的确实挺好,十五岁的年纪就有这番造诣,已经很了不得了,无愧神童之名。 “尚书大人,您觉得如何?” 杨慎问道。 “中等。” 即便杨慎博得满堂彩,王恕也没有假以颜色,不是他不公平,而是在他眼里,这首《咏柳》的确只能算一般。 但在七步之下作出来的,给中等就很不错了。 杨慎也很满意,他也知道七步作出一首传世佳作很难的,毕竟不是所有人都有曹植的大才。 “方公子,该你了。” “哦......” 方羽脑子一转,走了一步,立刻说道: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接着方羽有走了一步,气定神闲的继续说道: 酒醒只来花下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紧接着,方羽再次迈出一步,思索片刻,接着道: 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花酒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酒无花锄作田。 这首《桃花庵歌》,被他三步之间一口气说了出来,全场顿时鸦雀无声,只有嘴里在默念。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像是都着了魔一般,被这首诗迷得神魂颠倒。 突然。 李荀那群书生中,有人哭,有人笑。 嘴里都在念念有词,不停的回味每一句诗。 诗句里面藏着的人生的百种滋味,如当头棒喝点醒了他们。 “方公子大才,我大明有方公子,可创文风盛世。” “文曲星下凡也不过如此,方公子,请受我一拜,为之前的冒犯赔罪。” “今日方公子三步成诗,必能扬名万世,请求方公子收下我这个糊涂门生。” 这群书生有不少都态度一百八十度大转弯,搞得李荀相当的尴尬。 他也非常佩服方羽,可现在要腆着脸去和别人一样恭维,他又做不到。 张知节就更别说了,他好想把自己打晕,明明是来挑事的,结果却是来帮人家扬名的,干的都是什么蠢事! 看热闹的人已经炸了锅了,认定方羽是文曲星下凡,一个个冲过去想和他亲密接触一番,特别是那些风韵犹存的红娘们。 管它什么世俗礼教,此刻眼里只有方羽这个下凡的文曲星。 好在王恕调动了侍卫上前阻拦,才没让现场彻底失控。 现在最最最尴尬的就是杨慎和戴梦兰了。 这简直不用评判了,直接被方羽秒杀,输的连找借口的机会都没有。 甚至两人都有些崇拜方羽的才华了。 多么好的诗啊。 如此才华,简直让人折服。 “方公子,我输了。” 杨慎虽然不能表达自己的崇拜之情,但此时要敢作敢当。 “无妨,在下也就是凑巧罢了。” 方羽还是很谦虚的。 这首诗他还真是凑巧想起来的,这要想不起来,谁输谁赢还不一定。 唐伯虎的这首《桃花庵歌》现在还没问世,诗句里面尽是人世间的一番感悟,刚好能和杨慎的《咏柳》对上。 但意境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完全不能相比,这也是为什么能折服所有人的原因。 而此时的唐伯虎还在四处游历,完全不知道自己的诗句已经被人提前抄了,他要是知道,肯定会骂一声“文贼”。 “方公子过谦了,如此文采,可称大明第一文士,不知方公子可有其他诗作?” 戴梦兰这话看似无心,实际还是在质疑方羽。 “这倒是没有。”方羽岂能不知这丫头的心思,平静的说道。 “那方公子简直堪称天才,第一次作诗就惊为天人,方公子可不要浪费大才,应该参加科举。” “科举不是我志向。” “方公子是不屑,还是方公子根本没有大才?” 这话一出,让众人忽然回过味来。 戴梦兰的意思再明显不过,如此惊为天人的诗作,居然是第一次写。 这有两种情况,第一就是天才,第二就是剽窃。 所以戴梦兰才问方羽有没有其他诗作,而方羽回答没有。 紧接着又建议参加科举,方羽又拒绝,如此一来,有点坐实了方羽剽窃的嫌疑。 这戴梦兰不简单啊。 “这方公子不会是真是在什么地方剽窃的吧?” “杨公子都用了七步,方公子却只用三步,有点太夸张了吧…… “方公子要是再说不出什么,可就要带上文贼的帽子了。” 刚刚被方羽折服的书生们都很紧张,他们不想心中刚刚建立起的偶像,下一秒就轰然倒塌。 “我的志向已经在诗作里说的很清楚,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你爱怎么想就怎么想。” “方公子看来是不想给天下文人一个交代了。” “随你怎么说,但你要记得把五千两银子留下,不然你和杨公子就只能留下打工还债了。” “方公子胜之不武吧,没有别的诗作,也不想参加科举,我是不是可以认为你就是剽窃?” 戴梦兰根本不想给钱。 五千两啊。 她爹戴珊要是知道,肯定骂得她狗血淋头,然后禁足。 如果那样,她肯定会疯的,所以她才想逼方羽就范。 方羽只是摇了摇头,转身要走。 “方公子,你真是文贼?” “你休得胡说,方公子不是文贼,他有别的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