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京城是我家,爱护靠大家
书迷正在阅读:穿越兽世之白泽契约、万族之天命人皇、奔现、影视穿越:开局流金岁月、龙虎山之上、模拟修仙:找出最佳人生轨迹、我一夜之间成了丑闻女主角、娱乐:全网求我出道、诸天之昆仑传说、DNF之在阿拉德当导师
内阁。 这是刘吉等三个阁老办公的地方,可现在这里可不止三个人,六部重臣都来到了这里。 他们不为别的,就是为了堵刘健。 “哟,众位大人都在,有什么事吗?”刘健此时已经回到内阁当值,一进门就看见这帮人。 “刘大人,你这耍的我们好辛苦啊。”首辅刘吉很不满。 “刘阁老,此话从何说起?” “陛下今日性情大变,你为何一点预警都没有?” “我怎能占卜圣意,陛下想如何,做臣子的管不着吧。” “哼,别以为我们看出来,你和陛下一唱一和,就是想搞我们。” 刘健苦笑,这下跳进黄河都洗不清了,昨晚确实不是这么讲的,都怪那小子的诗。 “诸位,我并没有害人之意,你们可还记得陛下念的诗句?” “那什么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对,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正是这两句诗改变了陛下的心境。” “好诗句,陛下真是大才,以前没看出来陛下有如此文采。” “不是陛下作的。” “嘶……那是谁?” 这首七言绝句虽然只有两句,但如果有完整的诗词,完全可以和《桃花庵歌》相媲美,意境是完全不同的,堪称大明巅峰诗作之一。 “你觉得当今还有谁能作出这种诗……” “你的意思是当今文坛传奇通州伯?” “我可没说,你自己猜的。” 刘吉惊讶至极,大明最近的三首巅峰诗作,居然是同一个作者。 而且还是一个十六岁,没有念过一天私塾的少年写的,那么问题来了,这些整天之乎者也的读书人,天天在干嘛。 难道在逛青楼? 六部大臣议论纷纷,如此天才少年不科举,实属浪费栋梁之才。 “阁老,恳请此子科举,将来必是我大明栋梁之才。” “我等愿上书联名,请此子入国子监。” “我觉得此子可入东宫,为太子伴读。” 这帮人真是绞尽脑汁给方羽提供资源,好家伙,要是个普通人或者说官宦人家,早就是乐疯了。 可刘健知道,方羽根本没有兴趣读书,再者,人家需要读书吗? 不说已经是太子的老师,就说他已经内定了一个异姓王,你觉得你配让一个异姓王去读书? 笑死。 “诸位,你们似乎跑题了,再说诸位和他什么关系,人家凭什么听你的,不要瞎cao心了。” 刘健这话说的有点不识好歹,但也无可辩驳。 “那就说正事,老夫怎么觉得你的意思是,陛下今天性情大变,是通州伯引起的?” 刘吉抓住了重点。 “不,那是陛下为了成全自己,也是成全那小子。” “怎么说?” “那小子虽然劝陛下用人要大胆些,可他自己也是个人才,也是在劝陛下,既然要用他,就给他更多的机会。” “所以陛下就一改常态?” “你觉得要大胆的用人,用原来的办法行吗,陛下都是被你们逼得。” “不是,听你这么说来,搞得我们好像是佞臣。” “不,你们只是思想有些顽固罢了。” “你……” 刘健说的直白,把刘吉气的胡子都歪了,六部大臣也是敢怒不敢言。 心想你懂个屁,这是守礼制,祖宗之法不可乱。 “诸位还是赶紧回去,车马司改制的圣旨立马就会下,诸位不可怠慢。” “刘大人说的对,既然陛下决心已下,我们还是要全力配合的好,散了散了。” 木已成舟,刘吉也无可奈何,他现在倒是很希望改制成功,这样他致仕的时候还有点颜面。 六部大臣拱手离去,心中当然还是有点怨念,他们且看着,如果改制失败,定是要大闹一场的。 …… 转眼已经过去数日,眼看就要到新年了。 这几日方羽写了两份奏章,一份是关于车马司改制东风邮局的,另一封就是关于京城卫生管控的提议。 这个两封奏章很顺利的被圣上采纳,接着便下旨实行。 由于方羽的奏章写的事无巨细,每一个方面都预料到了,朝廷相关人员直接去执行就可,并没有什么难以理解的地方。 就这样,京城刮起了两股风。 一股是夸赞东风邮局利国利民,为百姓办实事,另一股则是骂这个《卫生管控条例》的实行,说什么百姓拉屎放屁都要管。 形成了两个极端。 “小子,这可都是你提议的,你现在怎么看?” 朱佑樘下了这两道旨之后,心里有点没底,便拉着刘健和方羽微服私访起来。 “还是那句话,站着看啊,他们以后习惯了就好。” 方羽早就知道要被骂,说实话,这个卫生管控本就是素质素养的问题。 要想解决,只能靠长时间培养的习惯来约束,强迫是没有用的。 “你还真不cao心,万一他们失控了怎么办?” “不会的,干净的活着和死亡相比,他们清楚怎么选,只是现在心中有些怨气,要发泄一下罢了。” “希望如此吧,走,往前面去看看。” 三人此时在繁华的长安大街,因为香水铺开在这条街上,引来众多客人,变的更加繁华了。 忽然,前面发生了sao扰。 “你吃了豹子胆,知道我是谁吗?” “不知道,还请自报家门?” “我是宁王世子。” “见过世子。” 五城兵马司的几个捕快立刻跪地拜见,他们倒也不用担心是假冒的,就这个车马仪仗,还没人敢作死。 而这个宁王世子朱拱栎,就是当代宁王朱宸濠的长子。 本来藩王非诏不能离开封地,但因为临近年关,各地藩王都会派人来送礼,除了增进一下皇室感情,另外就是告诉皇帝自己没有反叛之心。 因为当年永乐帝的起兵,让如今大明的皇帝心里总多疑。 “起来吧,给我滚。” “谢世子,但我们还不能走,世子要把罚款交了。” “你是活腻了吗?” “世子,皇命难违,即使你今天砍了我,罚款也得先交了。” “你……很好。” 马车里一阵冷笑,接着就传出一句阴森的话。 “来人,把这几个碍眼的给我打一顿扔出去。” “是,世子。” 朱拱栎的府兵二话不说,就上来就要揍五城兵马司的捕快,双方剑拔弩张。 “等一下,且慢动手。” 方羽从人群中走了出去,本来他不想管,但这是他提出的建议,他就不能不管,而且他还很欣赏这几个不畏强权的捕快。 “又来一个多管闲事的,你又是谁?” 朱拱栎很不快,但他见方羽穿着华服,便没有急着动手。 “我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世子犯了条例,就应该接受处罚。” “笑话,我在地上吐了一口痰,也叫触犯了条例?” “没错,不信你问问京城的百姓。” 方羽一指,百姓们纷纷点头,态度忽然转变了许多。 其实他们之前并不赞同这个条例,但是每条街上、巷子里都有五城兵马司的人上街巡逻。 只要被抓住乱扔垃圾,随地吐痰、大小便等等,都会受到处罚。 像吐痰这种就是罚钱,如果是大小便,不仅罚钱,还要游街示众,经过几日的突击巡逻,卫生情况好了很多。 今天一看宁王世子吐痰都要罚钱,他们觉得这几日的憋屈完全没了,因为朝廷一视同仁,他们还有点自豪。 “世子殿下,这是我们京城新的法令,不是您的封地,犯法了就要受罚。” “对对对……我们京城可都是有素质的人,谁像你一样乱吐痰啊。” “爱护环境,人人有责,您身为世子应该身先士卒。” “京城是我家,爱护靠大家,您可不能抹黑我们京城。” 这些人把墙上的标语全都给念了出来,而且还是一本正经的。 和之前的他们反抗的时候判若两人,真是有点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