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9.老杜,你的好基友要来了
时间是一条河。 人生也是一条河。 无数条涓涓细流,化作了一条奔流不息的长河。而这些在河湖中交汇的水或许会相互陪伴着走一段旅途,可伴随着命运的推动,终究还是会流入不同的人生。 笑嘻嘻走了。 李臻并不难过。 因为他相信,无论时隔多远,他们始终会有相汇在海中的那一天。 入城。 洛阳城中的人今日明显有些少。 想来是有人出城祭祀还没回来的缘故。 而那三万去征讨瓦岗寨的军卒,也没有给洛阳城里的日常生活造成任何波澜。 回到了春友社门口,看着正在门外的杜如晦,李臻喊了一声: “老杜。” 正毫无形象的坐在青石阶上的杜如晦从发呆中回神,看到李臻后,便立刻走了下来。 李臻问道: “怎么不进去?” “锁门呢。” “文冠呢?” “不清楚,我刚来的时候,就没人。” “?” 李臻有些纳闷,心说这孩子这是去哪了? 一边要上石阶掏出钥匙开门,一边对替他牵马的杜如晦说道: “二哥走了。” “叔宝兄?……嗨,这事怪我。“ 反应过来的杜如晦摇头,一把拉住了李臻: “光顾着要和你说了,却忘记今日是叔宝兄出征的日子。早知道……也和你一起送送去了。道长,这会儿可有事?” “……干嘛?” 见他拉着自己不让走,李臻有些纳闷: “有事?” “有。” 杜如晦点点头: “上次说的存鱼之法呢?刚好,昨夜我又命人下了一条绝户网,我是后日出发,赶紧教教我,我好不至于把鱼钓上来后没法贮存。” “……好。” 连回家喝口茶的功夫都没有,才从西门那边回来的他再次和老杜往城外赶去。 杜如晦已经好几天没来了。 没办法,忙。 如今,他的河东郡主簿的任命已经下来,但比起京官而言,他这“主簿”还真不算盘菜。想要去工部查看河道图,人家都压根不鸟他。 不得已,他只能动用了一些家族的关系,等了一位说得上话的大老爷从外地回来,这才一头扎进了工部。 而在这之前,他都在监督那些被征召的渔民织网。 几天的时间,40米制式的绝户网所需的苎麻已经穷尽了洛阳城所能,不得已就只能往周围跑。 万幸,有飞马城的乌龙骓,自掏腰包,老杜又买了许多苎麻,连夜押送到了洛阳城外,继续组织渔民织网。 最近洛阳城里的鱼价格是直线下降。 拿鱼顶工资的渔民从一开始的狂喜,到现在也开始发愁了。 奶奶的。 鱼太多,卖不上价格了。 一边走,杜如晦一边和他说着自己的准备。 比如加起来快要到七百米总长度的绝户网,比如河东那边的水势水利。再比如他的兄长杜同文上任后,已经想好了一些救灾举措…… 朝廷如今已经不可能赈济钱粮了。 陛下下江淮,所动用的人力物力,是个天文数字。 而河东之地的难题,在他看来,只要刀兵无事,休养生息就好了。 等到秋收,若有多余的粮食,自然会去赈济。 可现在…… 救河东? 与其说救河东,倒不如说在帝王的心里,把这河东之急,当成了考校越王的一份作业。 说到这里时,道士就瞧着书生咬牙切齿。 而早对杨广不抱希望的李臻倒没什么表示。 或许是知道的多了。 所以已经见怪不怪了吧。 一路上闲聊、中途还买了一大袋粗盐,俩人来到了西门。 可说来奇怪,刚刚还畅通无阻的西门,此时此刻却忽然被许多官兵给把守住了。 接着便是一群手里拿着扫帚和水桶的工人们朝着城外走。 “……?” 俩人都有些疑惑。 杜如晦好歹是官身,见不让百姓过,他便上前,掏出了腰牌后,冲着对他行礼的捕快打听消息。 李臻在一旁瞅着俩人在那聊了几句,最后杜如晦一指城外,捕快点点头后,上前开路。 见老杜招手,牵着马的道士赶紧跟上。 嘿,民不许走。 官当然能走啦。 一路带着李臻出了城,绕开了那些一边掸水,一边清扫官道人畜粪便的工人,等走远了,李臻才问道: “什么情况。” “刚刚朝廷那边来了消息,河东山西抚慰大使李渊,已经过了龙门了。” “……啊???” 这下,道人的脸上惊讶已经不是“nongnong”俩字就能表达的了。 李渊,要来了? 不知为何,李臻心里有种似是而非的荒唐感。 他也不知道这股荒唐感哪里来的,或者是“终于要见到唐朝的开国皇帝了?”又或者是“终于要见李世民了?”……总之,各种心思在他的心头跟翻花一样的翻涌。 可在杜如晦这,道士脸上的惊讶却是一种喜悦。 只见他一边走,一边说道: “看来,陛下这次终于没有所托非人。绛州城高墙厚,如果真是战事开启,没有个十天半个月绝对无分胜负。而现在他能走到龙门,按照大军行进之速,至少走了两天。这么说……绛州应该已经安全了!” “呃……” 虽然听着老杜的分析,可满脑子都是“老杜你好基友来了”既视感的道人只能麻木的点点头。 不过…… 瞅了瞅天色。 刚过龙门。 照这情况,至少还得一个多时辰才能到吧。 而按照惯例,外地军队不可入城,要在城外扎营。 回来也能看到。 于是便拍了拍如释重负的杜如晦肩头: “走吧,先去收鱼,回来再慢慢看。” “好。” …… 绝户网的威名,已经在渔民中间传开了。 这几日,洛河的鱼算是真遭了灭顶之灾。大小一概不放过,半天一网,满满登登! 这不,李臻和杜如晦到地方的时候,已经有一群要跟着杜如晦几天了的捕快来上报了。 “大人,此网共捕约数一百五富裕,现在还没出来具体斤数。” 指着那群摘鱼的渔民,捕快说道。 李臻一挑眉…… 按照后世的说法,隋唐时期的斤数,一斤约等于660克兰姆。 而一网,一百五十斤……换算下来,后世的斤数已经快二百了。 一网,就是二百斤鱼? 二百斤野生大鲤鱼? 好家伙,可真够多的。 可殊不知,在听到这话的一刹那,杜如晦的眉头皱了起来: “怎么这么少!?” “……???” 忽略掉了李臻那跟看精神病一样的眼神,杜如晦的眉头忽然拧紧。 这几日,每日捕的鱼都在减少。 不知为何。 可就听捕快拱手说道: “大人,属下也问了……渔民们说这些时日,咱们市面上的一日的鱼,已经相当于去年五到七日之鱼……这还不算那些不入市,都是被些穷苦人买走的小鱼。他们说……可能……可能是……” 见捕快有些犹豫,杜如晦喝道; “说!” “……河神老爷见咱们贪得无厌,让鱼儿躲着咱们走。” “……” 顿时,老杜满眼的荒唐。 可李臻却若有所思的看向了不远处的洛河。 想了想,他忽然问道: “网是怎么下的?” “顺流而下。” 杜如晦回答道。 并且他似乎猜到了李臻所想,说道: “前些时日刚下过雨,河道里面多有浮木枯树,如果横栏河道,不到半日,就能捕到好多鱼不假,可浮木一冲,网里拦不住那么多东西,就会被冲垮。所以只能等洛水清澈时再横。” “……原来如此。” 以为是老杜使用方式有错的李臻一听,便明白了确实是这个道理。 他小时候,家里的河也是这样。 平常看上去干干净净的,很清澈。可只要下过一场雨,河水就特别浑浊,上面还有上流的垃圾被冲下来。 导致那条拦截水流的河坝每次下雨看上去都脏兮兮的。 不过……半日能收获百十来斤,在李臻看来,已经够可以的了。 河东才多少人? 老杜给的数据是大业十年的数据,河东郡地处晋、豫之交,黄河之滨,人丁兴旺,虽比不得关陇,但户数也有十二万。 按照“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的比例换算,就是六十万人。 而一场战事刚过,第三次征高句丽又没死什么人,想来人口就算增长了,这场兵灾闹腾过后,也应该达不到六十万人的程度吧? 六十万。 放到后世可能就是一个小县城的人数,乍一听其实感觉没什么。 可与这时代那落后的生产力来讲,半日百十来斤鱼,还真有些杯水车薪的味道。 想到这,见杜如晦还在发呆…… 心头明白饭要一口一口吃的李臻拍了拍杜如晦的肩膀: “我先教你我和家乡人学的熏鱼贮存之法,一切从长计议吧。还是那句话,一个人一个人的来,多救一人,即是功德。” “……” 在杜如晦的沉默下,李臻把自己买的那半袋子盐递给了捕快: “去找个大盆,把这些盐都化到水里。再修建一个窝棚,用黄泥封死,只留一口,快去!“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章节。 新笔趣阁为你提供最快的大隋说书人更新,429.老杜,你的好基友要来了免费阅读。htt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