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长生不老
西游记载:五庄观主人乃是地仙之祖:镇元子。 镇元子此人非常厉害,就连观世音都要让他三分。 而且,三清是他的朋友,四帝是他的故人,九曜是晚辈,元辰是下宾。 唐僧一行人路过五庄观。 镇元子当日赴邀元始天尊,不在观中。 他便让童子清风、明月打下两枚人参果,赠与唐僧。 只因这观中有颗人参果树,乃是混沌初分,鸿蒙始判,天地未开之际,产成这颗灵根。 天下四大部洲,只有西牛贺洲五庄观有一颗,叫做草还丹,又名人参果。 人参果树三千年一开花,三千年一结果,再三千年才得熟。 而且这万年,只结三十个果子。 果子如三朝未满的小孩,四肢俱全,五官咸备。 人若有缘,闻一闻,就活三百六十岁; 吃一个,就活四万七千年。 当真是长生不老果。 但是,唐僧哪里知晓这些,他见人参果形似孩童,大呼:这是人干的事吗? 最终人参果被清风明月分食。 这些,恰巧让八戒撞破。 于是,便有了孙悟空偷摘人参果,继而怒砸人参果树。 最终镇元子三擒唐僧师徒。 逼迫孙悟空救治人参果树。 悟空遍访东海诸神仙:福、禄、寿三星、东华帝君、九老、观世音。 最终观世音救得仙树,令果树起死回生。 镇元子方才放过唐三藏,并且与孙悟空结拜为兄弟。 方丈巍峨别是天,太元宫府会神仙。 金鳞飞至仙山近处,极目远眺。 只见一名道童正手持弓弩,英姿飒爽。 真个是:穿道服飘霞烁,腰束丝绦光错落。 头戴纶巾布斗星,足登芒履游仙岳。 这道童不是别人,正是东方朔。 “何人在此偷窥!” 东方朔话毕! 一道羽箭,夹带着尖啸之声,径直射向金鳞。 金鳞大惊!脚下默运逍遥诀。 堪堪躲过这要命的羽箭。 “嗖!” 羽箭射空,金鳞心下大慰。 突然,射偏的羽箭电射而回。 慌忙之间,他再脚踏逍遥诀,想要避过这一回马箭。 “噗!” 一道血箭,从金鳞肩膀射出。 “好快的箭!” 即便他使用了逍遥诀,仍然没能避开这一箭。 金鳞负痛,手扶肩膀。 洞穿而过的羽箭,并未停歇。 它再次调转箭身,沿着刚才的那道血色轨迹,又一次射来。 金鳞负伤,步履阑珊! 眼看羽箭就要命中他的咽喉! “曼倩兄,手下留情!” “嗖!” 血箭一震,箭身偏转,竟然闪电般从他耳边划过。 “你是何人?为何闯入方丈仙山?” 道童大喝。 “在下金鳞! 因为仰慕先生大才,冒昧打扰,还请见谅!” “金鳞! 你是孙悟空的胞弟?” “正是!” “我东方朔不过一介书生,有何才能值得你冒死相见。” “此言差矣! 先生的《答客难》、《非有先生论》、《七谏》全部都是经世之作,岂能用一介书生概括。” “如此说来! 金兄乃是朔的知己。 金兄请!” 金鳞被请至一座石亭之中。 石亭早已准备了清茶。 二人一边品茶,一边闲谈。 “当今天下,修仙之士,不是修洞府,便是建宫阙。 如此仙风盛行,虽无喧闹之势,却有虚妄之实。 唯独先生能够大隐于市,不慕虚荣,实乃我辈楷模。” “金兄过誉了,如今的朔,不也是住在仙山之中!” “先生实至名归,不必如此过谦。 《玉壶吟》中有云: 烈士击玉壶,壮心惜暮年。 三杯拂剑舞秋月,忽然高咏涕泗涟。 …… 世人不识东方朔,大隐金门是谪仙。 先生盛名早已再人间广播。” “哈哈……!” 东方朔甚是高兴。 “金兄请用茶!” “世人常说,朔诙谐幽默,能言善辩。 今日遇上金兄,当真如哑巴碰上巧舌。 朔,真心钦佩!”东方朔抱拳道。 “曼倩兄过誉了。 金某所言句句属实,怎可说是巧舌。” 二人越聊越是投机。 片刻后,东方朔将茶杯放下。 “哎……!”口中轻叹一声。 “曼倩兄何故叹息?” “没事!没事! 朔只是感叹过往,怀念辅佐武帝之时。 当真是岁月荏苒,白驹过隙! 可惜啊!” “曼倩兄可是有所遗憾?”金鳞随意问道。 “金兄何故如此说?”东方朔怔道。 “小弟拜读先生大作,自然知晓。” “说来听听。”东方朔颇感兴趣。 “先生“《七谏》谬谏中有云: 列子隐身而穷处兮,世莫可以寄讬。 众鸟皆有行列兮,凤独翔翔而无所薄。 大意是:列子隐居避世,身处困窘,皆因世道混浊无所托依。 众鸟群飞成列成行,凤凰独飞无凭无依。 凤凰独飞难道不是怀才不遇,未遇明主之意。” 金鳞反问道。 “一首《七谏》,不足以让金兄下此定论。”东方朔苦笑道。 “那是自然,先生在《答客难》中曾经说过: 身处尊位,珍宝充内,外有仓麋,泽及后世,子孙长享。 今则不然:圣帝德流,天下震慑,诸侯宾服,连四海之外以为带,安于覆盂;天下平均,合为一家,动发举事,犹运之掌,贤与不肖何以异哉? 大意是:他们身处尊位,内充珍宝,外有粮仓,泽及后世,子孙长享。 如今则不然:圣主德泽流布,天下震慑,诸侯宾服。 四海相连如同腰带,天下安稳得像倒扣的痰盂。 一举一动尽在掌握,贤与不贤如何区分呢? 难道不是抱怨怀才不遇,未遇伯乐之意。”金鳞言辞犀利,直指要害。 东方朔见他言之凿凿,顿时便有些挂不住了。 “先生如此大才,不被中用,暴殄天物,金某甚是义愤。 你有何故扭捏!” “武帝待我向来不薄。”东方朔继续说。 世人都知道东方朔虽然诙谐幽默,巧言令色,但却并无政治建树,在武帝身旁扮演的是一个插科打诨的角色。 他曾经上陈“农战强国”之计。 汉武帝始终视为俳优(戏子)之言,不以采用。 金鳞见东方朔自欺欺人。 假装生气道:“武帝之时,先生官不过侍郎,位不过执戟。 难道这便是厚待?” 东方朔见金鳞欲要拂袖离去,慌忙站起,拉住了他的衣袖。 正所谓知音难觅,他从未有过如此知己,自然是要将金鳞挽留。 “金兄所言不差! 朔的确是有着鸿鹄之志。 怎奈没有伯乐,不被重用。” 说完,东方朔顿时释然。 “没想到,金兄竟能将我数百年的心结彻底解开。” “先生所言差矣。 即未遇明主,何不继续努力,以期他日一飞冲天,一展鸿图! 何故要屈居方丈仙山,为东华帝君做一道童。” “贤弟不知,我虽有此心,但却岁月不饶人。 朔的寿龄不过一万八千岁,看似长久,不过弹指之间。 如若不屈居帝君麾下。 又怎么偷的岁月,强化自身!”东方朔如实说道。 “先生所虑不过长生不老矣。 金某此行正是要为先生排忧解难。” “奥!”东方朔一听,顿时精神大震。 “贤弟快快道来。” “你可知西天取经?” “自然知晓,而且我还听说吃了唐僧rou可以长生不老。 但是,贤弟若想打那唐僧的主意,劝你趁早死心。 先不说唐僧身边,有三位手段通天的徒弟。 就是四值功曹、六丁六甲暗中保护, 玉帝、如来极力支持之下。 谁还能够吃得唐僧rou。 只有那些天劫将至,大限已到的小妖怪,才会铤而走险。 此事,绝非我等度过三灾的神仙,能够做得来的。” “金某所指并非唐僧rou。 况且,先生乃一介儒生,怎会干出茹毛饮血之事。” “贤弟不要再卖关子了。快快说来。” 东方朔的兴致,彻底被金鳞撩起来了。 “你可知西牛贺洲五庄观?” “贤弟是说镇元子?” “正是!五庄观中,有一奇宝:草还丹。” 金鳞停顿下来,观察东方朔的表情。 只见东方朔再次摇头,道:“那宝贝万年结果一次,数量不过30枚,都是有数的,怎么也轮不到我等。” “正常情况自然轮不到,不过我们可以用一些非常规的cao作。”金鳞道。 “非常规cao作?”东方朔像是突然意识到什么,义正言词道:“不行,朔乃一介书生,怎可乱来!” 金鳞摇摇头,笑道:“先生为了长生,怕是没少做出越轨之事吧! 柳守元《摘樱桃赠元居士》中曾说:蓬莱羽客如相访,不是偷桃一小儿。 难道不是说的先生偷食王母蟠桃? 《列仙传》中也曾记载:先生偷食王母蟠桃三次之多。” 东方朔被金鳞说破,顿时面红耳赤,点头默认。 金鳞见他不再 反驳,话锋一转道:“况且,吃了人参果,不过能够延寿四万七千年。 我要说的并不是人参果,而是……” 金鳞俯下身,在东方朔耳边低语起来。 然后拿出一支白色的玉瓶,交给东方朔,飘然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