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六十六章 盐城之议
书迷正在阅读:只想咸鱼的我真的太难了、这特工不做也罢、穿梭两界:我携带的物品能变强、诡诞游戏:我成为了作祟者、五蕴皆空、重生之后,我垂钓海洋、人在海贼颜值拉满、从情满四合院开始的影视游、南风之境、汉武帝禅让,求我登基
		
		    刘益、杜陵、傅介子、冯奉世四人作为西域的代表也参加了此次盐铁之议。    与原历史一样,会议之上各方势力的代表都全力为己方势力争取权利。    丞相车千秋希望借此会议,压制霍光的权力。    桑弘羊希望加强盐铁专营制度,扩大自己的权力。    贤良文学则希望,首先废除盐铁专营,二,废弃大汉自先皇帝以来的扩张政策,放弃朝鲜与交趾、河中之地。三,收回藏书楼办学的权力。    刘益等人则希望维持现状,恢复珠涯与瞻洱两郡。    霍光则打算打压桑弘羊,削减桑弘羊的权力。    皇帝则希望维持朝堂的平衡,保持自己超然物外的地位。    燕王等诸侯王则希望挑起长安公卿的内斗,恢复自身权力。    会议一开始,各方势力的代表就进行了激烈的辩论。    经过长达一个多月的辩论,一直到八月中旬,会议才结束。    此次会议的结果,各方都不太满意。    皇帝原本寄希望于此次会议能够平衡各方势力,维持朝堂现状,却反而打破了原有的平衡。    除了取消酒类专卖和部分地区的铁器专卖外,实际上并没有改变任何东西。    真正受到实质性影响的只有桑弘羊一人。    车千秋寄希望此次会议能够限制霍光的权力,却反而加强了霍光的权力。    贤良文学希望改变大汉国策的诉求也没有实现。    恢复珠涯与瞻洱两郡的提议同样没有通过。    在霍光、刘益、上官桀等人的支持下,大汉将继续延续先皇帝的政策。    不过霍光为了安抚贤良文学和关东集团,也给了一点承诺。    大汉在三年内不会对匈奴发动大规模的战争。    皇帝在盐铁之议后,也在贤良文学的劝说下,下诏于当年九月,改元元凤。    ……    半生风雨半生寒,一杯浊酒敬流年,回首过往半生路,七分酸楚三分甜。    日出东方催人醒,不及晚霞懂我情,辞别再无相见日,终是一人度余生。    清风赐我一壶酒,醉卧花间月满楼。明月清晖适时在,转瞬即逝消烦愁…    低弦心中起,高弦又共鸣,妙音催珠泪,与谁度余生?    瑶琴弹落枫旪路,此桥为谁渡?渡不过!不归路!禅音鸟鸟绕空间,如是甘露沐心田。    人生本是坎坷路,随缘心静即是仙。晚霞已据半边天,谁能予我再少年。    张越祭奠完韩**后,站在靖边寨北面的高山上不由发出了感叹。    “君侯,回吧!”    张湛此时出现在了他的身后。    张越点了点头,再次回望韩**之墓。    随后当先向山下走去,此时众人已经在山下等候。只等张越登车,就将继续出发西返。    张越望着等待自己的众人,和一众亲卫,心中豪气顿生。    他对着远处的青山草原大呼一声。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随后跳上诏车,带着众人往西而去。    盐铁之议的结果送到他的手中时,他已经返回到了轮台,并已经着手对整个西域进行新一轮的改革。    ……    李陵率领的联军在攻陷尼萨城后,对整个城市进行了有计划有组织的洗劫。    四天后,李陵下达了退兵的命令。    此时安息帝国在尼萨周围们总督才勉强集结起四万军队。    如果此时安息人主动出击的话,或许还能夺回不少人口财富。    可惜几位总督都抱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态度,谁都不愿意主动出兵进攻北归的联军。    所有人都在等待着由泰西封派来的大军。    可惜以安息帝国那糟糕的交通条件。    大军抵达尼萨地区时,李陵带领的联军已经退回到了里海北部地区。    面对如此情况,作为一代雄主的戈塔尔泽斯一世面对被洗劫一空的尼萨城,自然是难以忍受。    他发誓一定要对野蛮人进行报复。    可惜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作为帝国皇帝同样如此。    就在戈塔尔泽斯一世准备对他口中的野蛮人发动战争之时。    西边的罗马人,首先发动了东侵之战。    对安息帝国来说,西方比东方更重要。    为了应对野心勃勃的罗马人,戈塔尔泽斯一世不得不暂时停止了在对野蛮人的行动。把主要经历转向了西方。    安息人与罗马人为了争夺埃及和巴勒斯坦地区,再次展开了旷日持久的战争。    退回到里海与热海北部地区的联军则利用这段时间快速消化着这一战的成果。    这一次联军对安息帝国的入侵,不但获得了巨大的财富,更重要的是获得了众多的人口。    虽然一路上有大量的人死去,但被联军带回本部的人口仍然多达七万。    除去分给奄蔡的一万多人,李陵、泥靡、乌就屠还剩下六万多人。    三人经过一番商议,对这些人口进行了分配。    作为联军主帅的李陵,获得了一万四千余人其中有一千多名工匠。    出兵最多的泥靡则获得了两万余普通人和三百多名工匠。    乌就屠则分到了一万六千余口,以及七百余工匠。    三人分完后还剩下一万余人,    这些人口则按照计划送给了匈奴各部,其中自然以右贤王最多,他获得了半数的人丁。    至于获得的财货,李陵分得了两成,乌就屠和泥靡则各获得一成半。    其余的四成则根据协议,归属于大汉。剩下一成则送给了匈奴右贤王。    三人刚刚分赃完毕,右贤王也派人送来了单于给予坚昆部的六千原鲜卑部民。    接收到这些人丁,李陵可谓大喜过望,原本他还在为如何消化新获得的人口而头疼。    以坚昆部原本那一千多帐,总计不足一万的人口根本就无法消化如此多的人丁。    如今有了这六千原鲜卑部民,就好办多了。    鲜卑部民原本属于东胡人,与匈奴坚昆并无太大的区别。    李陵在接收了六千部民后,立即当众宣布,这些原鲜卑部民从此以后就是坚昆人,拥有原本坚昆人同样的权力和地位。    至于从安息帝国掠夺的人口,除了那一千多工匠拥有稍高的待遇外,其余人则全部被打为奴隶。    至于如何对待这些奴隶,李陵决心完全学习张越在西域实行的政策。    泥靡与乌就屠两人,自然也是有样学样,同样按照张越在西域的做法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