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六章 矛盾激化
书迷正在阅读:只想咸鱼的我真的太难了、这特工不做也罢、穿梭两界:我携带的物品能变强、诡诞游戏:我成为了作祟者、五蕴皆空、重生之后,我垂钓海洋、人在海贼颜值拉满、从情满四合院开始的影视游、南风之境、汉武帝禅让,求我登基
		
		    皇帝此诏一出,一下子引起朝堂一片哗然。    韩奉为大汉开疆扩土不但没有受到奖赏,皇帝反而欲惩罚韩奉,如此做派乃是大汉自高皇帝以来从未有过之事。    长安诸校尉列侯纷纷表示不满,就连丙吉亦是大骂皇帝与杨敞湖涂。    与诸校尉列侯不同,诸贤良文学则是弹冠相庆,在他们眼中这乃是大汉国策即将更改的征兆。    贤良文学相信,只要皇帝亲政自己的春天就来了。    丞相府中丙吉指着杨敞的鼻子气的说不出话来。    张安世亦是满脸无奈的道:“丞相不知陛下此诏的后果吗?”    杨敞自然是知道后果,他喏喏道:“陛下终归是皇帝!”    张安世闻言叹息一声,与杨敞相交数十年,他如何不知道杨敞的性格。    只是今日之事实在是太大了,其造成的后果非常严重。    汉承秦制首重军功,如今辽东节度使韩奉立下大功不但没有得到赏赐反而因此获罪。    此事一出已然动摇了大汉的根本制度。    可以想象此事对军队,对军功贵族列侯会有多大的影响。此事在民间又会产生怎样的波澜。    一旦军功贵族与汉军上下对皇帝离心离德,大汉皇室又将如何维持。    张安世心头想了许多,最终却只是化作了一句叹息:“杨公汝湖涂啊!”    杨敞此时也后悔万分,他再次喏喏道:“大将军还没有同意此事,应该还有挽回的余地!”    丙吉看了看杨敞道:“大将军自然有驳回此事的权力,但若是大将军驳回此事又会产生何种后果,丞相可清楚!”    杨敞闻言唯有沉默不语。    丙吉正要继续说话这时突然有仆人来报,云阳侯家丞张昆登门拜访。    杨敞看了看张安世与丙吉两人,随后才吩咐道:“请张家丞入内!”    张昆见到杨敞三人之后,先是礼貌的一拜,随后直言问道:“丞相欲亡大汉乎?”    杨敞闻言不满道:“张家丞何故出此惊人之言?”    张昆冷笑一声道:“丞相真的不明白,丞相不明白右将军与御史大夫难道亦不明白?”    张昆此言说的杨敞脸上发白。他如何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只是心下总是下意识的避开这个问题而已。    虽然他总是下意识的避开了这个问题,但并不表示这个问题就不存在。    如今大将军霍光已经掌握了朝堂的大部分力量。    若是军队再因韩奉之事对汉室离心离德,大汉真的有可能改姓。    杨敞越想越害怕,脸上的汗水滚滚而下。    他抹了抹汗水道:“张家丞何以教我?”    张昆道:“某只不过是一区区六百石小吏如何能为丞相解惑!”    杨敞此时中无比后悔,一时又想不出好的办法,只好把目光转向张安世与丙吉两人。    ……    皇帝的诏命传递至大将军府之后,有一人却是欣喜若狂。    此人就是大将军长史田延年。    田延年自从元凤政变之后就一直在谋划着如何推霍光上位。    皇帝这一次出了这么一记昏招如何不让他欢喜。    “大将军当于大朝会上驳回陛下之诏!”    田延年当即向霍光进言。    霍光自然知道田延年的心思,闻言却是沉默了。    他很清楚若是自己封驳了皇帝的诏命就将彻底走到皇帝的对立面,他也再无退路可言。    一旦皇帝重新掌握权力,不但他自己,他的家人还有跟随他的这些人皆是死路一条。    但若是同意皇帝的诏命,那么他就将得罪整个大汉军功贵族。    若如此同样讨不了好,恐怕就连他身边之人也会出来反对他。    更重要的是一旦无罪而处罚立有大功的韩奉,天下人又如何能服气,这亦将动摇大汉的根基。    面对如此局面,就连霍光一时也陷入迷茫之中。    “还请大将军早做决断!”    田延年再拜道。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霍光终于从沉思之中回过神来。    此时他心中已经有了决断。    ……    转眼已是到了大朝会之期,所有人都知道今日必有大事发生。    不管是公卿列侯,贤良文学,还是北军诸校尉皆是在等待着霍光的决断。    这其中贤良文学们的心情是最轻松的,因为不管霍光如何选择对他们都是有利的。    霍光若是选择驳回皇帝的诏命,就意味着霍光与皇帝已经彻底走上了对抗的道路。    【稳定运行多年的小说app,媲美老版追书神器,老书虫都在用的换源app,】    如此一来,皇帝所能依靠的就只有贤良文学和他们身后的关东豪强。    只要扳倒霍光,豪强势力就可以顺利进入长安朝堂,掌握中央大权。    若是霍光遵循了皇帝的诏命,那么霍光必然会让军方大失所望。    失去军方支持的霍光同样不足为虑,待皇帝掌权后必然会对霍光进行清洗。    在贤良文学们看来霍光的势力被清洗之后,能够填补空缺的同样只有他们。    头上担着博士之位的张昆同样有着参加大朝会的权利。    他静静的坐在诸校尉的后面,冷眼望着兴高采烈的贤良文学。    他的面上同样露出了迷人的微笑,在他眼中这些贤良文学不过是些跳梁小丑。    “嗡嗡嗡!”    钟声响起,古老典雅的雅乐被奏起,又一次大朝会开始了。    大朝会开始后并没有立即处理韩奉之事,而是先处理了一些小事。    待几件小事处理完后,皇帝的声音响起了。    “大将军,处置辽东节度使韩奉的诏命为何还未昭告天下!”    皇帝的声音在大殿的映衬下还是显得那么威严。    皇帝此言一出,殿中众人皆把目光转向了大将军霍光。    霍光还是如同以往一般,不紧不慢的起身道:“陛下弓高侯有功无过……还恕臣不敢奉诏!”    皇帝闻言一下子惊呆了他没有想到霍光竟然会当众驳回自己的诏命。    霍光此言一出,诸公卿亦纷纷出言请求皇帝收回成命。    皇帝看着殿中众人,脸上一阵青一阵白。    此时他看见了安坐于堂的丞相杨敞。    “丞相以为该如何处置韩奉?”    皇帝以期盼的眼神望着杨敞,他现在最希望的就是杨敞出言支持自己。    张安世与丙吉此时皆坐于杨敞对面。    两人目视着杨敞,希望他不要再犯湖涂。    霍光此时也把目光转向了杨敞。    杨敞此时再度陷入了犹豫之中,良久他终于一咬牙说出了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