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送行
    大小姐她偏爱兴风作浪正文卷第123章送行第二日,李妍起了个早,到城门口去送人。    她自认来得算早的,不想顾玄比约定早了大半个时辰出发,没见着人。    薛绍倒是来得早,送了人之后在城门口附近的早摊点点了碗面,看见小姑娘过来后,向她招手打招呼。    “顾公子走前,我还跟他提起姑娘呢,不想姑娘也过来了。”    话中的意思,顾玄没提过她要过来送行。    李妍心道,她来与不来,顾玄也未必在意。    “顾公子在和郡期间对小女多次伸出援手,想着他启程前送送他,聊表心意。”    李妍笑道,“不成想顾公子走得恁早。想来公子是不拘这些虚礼的。”    薛绍赞同道,“公子身外事都看得很淡。”    “姑娘,用过早饭了吗?”两人一番寒暄后,薛绍突然问道。    李妍来时用得不多,薛绍盛情邀请便没有拂了他的意思,在她对面坐了下来。    早摊点的馄饨不错,薛绍征得她意见后给她点了一份。    自打李妍他送了《用兵纪要》的兵书后中,薛绍对小姑娘的好感就BIUBIU的直线上升。    双方的往来也随着这波役情更加密集。    李妍又是派人到绿营送面罩送药材,这个月将三年军饷的机遇送到他手上,他白白就捡了一个大便宜,心中对少女又多了一份感激。    眼下在薛绍心中早就不拿李妍当稚龄的少女看待,而是可以结交的同盟伙伴。    之于顾玄,他们还有同等的立场,可以说是两者相望相助也不为过。    “早就想登门拜访,如今碰见姑娘,某在这里替绿营的兄弟要向姑娘道声谢。”    薛绍双手抱拳,郑重其事向李妍道谢。    李妍淡然道,“举手之劳,薛指挥使,不必客气。”    “要不是姑娘牵头,今年的军饷都成问题,哪还能占这么大的便宜,道谢是应该的。”    “世间一切因果都有根源,和郡疫症薛指挥使出了大力,是薛指挥使行了这个善,才得了善果。”    小姑娘眼里有着不属于这个年纪的沉稳。    薛绍仿佛面对不是一个豆蔻少女,而是饱读诗书年长的智者,这种感觉很微妙。    薛绍已经不止一次从小姑娘身上体会过这种感受了。    这时,伙计过来上了馄饨。    李妍朝碗中吹了口气,无比真诚地说道,“这次和郡役症,薛将军不辞劳苦。义父对您一直心怀感激,说您热血赤诚体恤民心,是个一心为民的好将领啊,邻县需要人力支持时,义父头一个就想到了您。”    “周县令过奖了,某羞愧啊。”    薛绍被小姑娘说得,黝黑的脸暗中泛红。    “要说一心为民,周县令才是真正一心为民的好官啊。”    李妍觉得捧得差不多了,俏皮地眨了眨,“都是好官,都是好官。”    。。。。。。。。。。    周毕有点摸不着头脑,他一早赶过来送行。    人没送着,被薛绍一股脑的热情给弄懵了。    盛情招呼她入座,又是给他添茶倒水的,又是拍肩搭背给他叫牛rou面的。    他和薛绍的关系何时亲厚到这地步了。    这厮不会吃错药了吧。    直到李妍笑盈盈地递了个眼神过来,“薛指挥使觉得很义父肝胆相照,甚是敬佩义父的为人。”    是这样的吗?    周毕满脸狐疑,大清早送个人,还能送来个好兄弟。    “某对周兄相见恨晚啊,承蒙兄台抬爱,某不胜感激。”    薛绍看了看桌上清汤挂面,不无遗憾地道,“可惜此间没酒,不然定要痛饮他百杯,方才道好。”    我当你是同僚,你却拿我当知己。    周毕一腔豪情也出来了,“此间无酒,家中有酒啊。难得相聚,不知薛兄能否赏脸,去我家中开怀畅饮。”    “荣幸之至。”    这边草草吃了几口,两个人相淡甚欢去周府了。    独自被留下的李妍,一时有点哭笑不得。    苏府的马车行至城门口,卫兵拦住,例行检查,青茗下了马车去应付。    今日是苏子衿在和郡县最后一日。    过了今日,也许今生今世他都不会再回来这里。    这段日子他都关在自己屋子里,将自己隔离在人群之外,避免听到她的消息。    可有关她的传闻还是会不经意间传入他的耳中。    自打他们退亲后,李妍的名字已经被苏老伯爷在伯府禁了口。
    可幽幽众口,岂是他祖父说堵就能堵上的。    紫荆花开,神女现世的传闻早就深入人心。    先有李妍在神坛祈雨大显神通,又在疫症危重时独挑大梁,造福民众。    甚至于因其攘助周边,她的名声早传到和郡县外乃至大业的各个角落。    在无数个夜不能寐的夜晚。    他都可以听到门外守夜的小童在谈到她时激动、兴奋而又发颤的声音。    他甚至可以想象小童当时倚在檐下的样子。    两手托着腮,仰着脸,明亮的眼中带着崇敬的眼神。    那是对强者的仰慕,对高山仰止人物的心醉神迷。    身为和郡的百姓,他们以此为荣。    原因无他,只因李妍生在和郡,这个地方便被赋予了不一样的色彩。    因为李妍她们觉得生活在此地,很幸福。    因为神女会一直佑护着她们。    这些天,他一直在想,未来的路他到底该如何走。    后来他想通了,如果李妍是和郡百姓的信仰。    那他就要守护这份信仰。    他甘做她手中的刀和剑,为她开山劈地,扫清所以前进路上的障碍,换她一世岁月静好。    在离开和郡城门时,在清晨的暮色中。    苏子衿掀开车帘看到青葱的少女。    她在笑,杏眼弯弯的,笑得很好看。    他看她着结帐,看着她转身,没入了人群,看着渐渐远去。    直到青茗唤他,他才放下了车帘。    未来的路还很远,他期待与她重逢的那一天。    子衿不知情的是,在苏府马车在城门口出现的那一刻,其实李妍就已经认出了苏府的车子。    在周毕下令开放城门的这一天,她已经料想到苏子衿会离开。    只是不知他会在顾玄离开的同一日离开和郡。    苏子衿与李妍来说,已经告一段落。    她只希望在京都,今世的苏子衿能有一个完美的结局。    而她,在未来的某一天,也会踏上进京的道路。    和郡不会是她的终点,也不该是她的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