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燕王府的应对!
书迷正在阅读:最后的特种兵、大秦海归、九叔拒收徒,我自悟修行法、武道长生:我在妖魔世界献祭加点、什么!魔教少主是武盟之子、红楼之庶子荣光、八卦演义、从恋综开始被安排、全职法师之帝龙魔君、一颗龙珠吞入腹
		
		    朱高煦惊了。    以他的智商,很轻易就听明白了苏阳的解释。    毕竟苏阳这是把天下大势揉碎了捏成块喂进他嘴里。    要是朱高煦还听不懂,那他就不是莽撞暴躁,而是真正的傻了!    所以现在朱高煦很惊恐,也很慌乱。    他很清楚苏阳推测的这些,极有可能成为事实!    朱允炆已经开始行动了,切断了北平府的粮草供应!    下一步这位新帝就会把目标放在兵权上面,或者说北平行都司上面!    为抵御蒙古蛮夷,朝廷选择广建卫所,守土实边,在大明北部、草原南部逐渐建设形成了两大边防军区,即北平都指挥使司和北平行都指挥使司(大宁都司)。    而洪武期间,随着太子、秦王、晋王接连病逝,燕王朱棣遂成为诸王之长,且因为他自己骁勇善战,深受太祖朱元璋器重,命朱棣节制北平都司、行都司、辽东都司及辽府护卫兵马,令他总率诸王防备边患。    燕王朱棣也没有让太祖朱元璋失望,多次率军出征漠北,大破蒙古蛮夷,立下了赫赫战功。    换句话说,燕王朱棣在北方边军将士心中,拥有崇高的威望,是其余藩王拍马也不及的。    可这只是以前,新帝想要夺走燕王朱棣的兵权,定会对三大都司北平诸卫下手!    温水煮青蛙,生死不自知!    一时间,朱高煦内心慌乱到了极点。    他一直身在军营,自然明白兵权的重要性。    手中没有了兵权,父王还怎么跟那朱允炆斗?    燕王府所有谋划,只怕都会成为笑话!    一想到这儿,朱高煦就坐不住了,当即就要连夜赶回燕王府。    临走之前,他看向苏阳与朱婉秋,心中还是有些不得劲。    “苏阳,小妹暂时就住在这儿。”    “要是你敢欺负他的话,老子一定生撕了你!”    苏阳满头黑线,觉得这副场景似曾相识。    小媳妇儿的亲戚都是些什么人,一个个地都这么不讲道理?    朱婉秋瞪眼,不耐烦地催促朱高煦赶紧走。    她好不容易跟相公过上了幸福安稳的小日子,真不想被这些家伙打扰。    燕王虎子很是无奈,只能阴沉着脸离去。    等他走后,苏阳这才满脸狐疑地看向了小丫头。    瞧见相公那狐疑的脸色,朱婉秋心中顿时一惊。    相公不会察觉到什么了吧?    “相公,我……”    “小婉啊,你这位二堂兄,脑子是不是不好使?”    “……”    北平,燕王宫。    朱高煦连夜赶了回来,满脸疲惫神色。    不过他来不及休息,匆匆走向王府书房。    朱棣正与道衍、金忠等人商议要事,朱高炽则在一边旁听。    朝廷切断北平府粮草供应,燕王府已然察觉。    不过有了雪花盐这座金山银山,即便正常运粮渠道被朝廷切断,还有其他的路子。    比如,草原!    这是道衍与金忠制定的初步策略。    只是当他们提出这个策略时,却遭到了朱棣与朱高炽的一致反对!    与草原蛮夷做交易?    这可是勾结外敌啊!    朱棣身为大明燕王,他们老朱家跟蒙古鞑子打了一辈子的仗,最痛恨的就是蒙古蛮夷,这让他怎么能够接受?    而朱高炽考虑得更多,愿不愿意是一回事,要是此事暴露出去走漏了风声,那燕王朱棣所有威望会在顷刻间土崩瓦解,成为勾结蛮夷投敌卖国的国贼叛徒!    到时候不等朱允炆的金陵朝廷有什么动作,北疆百姓一人一口唾沫都能够喷死他朱棣了!    “和尚,长史,此事绝不可行!”    朱棣再次严词拒绝,让他勾结蒙古蛮夷,他根本接受不了。    道衍与金忠对视了一眼,脸色没有变化,似乎早就预料到了朱棣会是这般反应。    不过二人身为当世顶尖智者,他们制定这般策略,自然有着充分理由。    道衍和尚捋着胡须,淡淡开了口。    “王爷,雪花盐运往南方,不一定顺利,朝廷对北平的封锁只会更加严密,所以我们不能把所有希望全部放在南方商队上面。”    “再者,草原蛮夷不事生产,诸多物资都要靠互市劫掠,食盐缺口极大,所以不管我们提什么条件,他们都无法拒绝!”    “战马,牛羊,甚至是奴隶,我们完全可以利用雪花盐与草原蛮夷交易,组建一支铁骑,或者与某些蛮夷部落结盟,暗中增强我军的实力。”    此话一出,朱棣脸色微变,神色不善地盯着道衍和尚。    这个老贼秃,果真是个妖僧,行事无所顾忌!
    他朱棣打了一辈子的蒙古蛮夷,现在竟要他勾结外敌,真是岂有此理!    “不行!”    “绝对不行!”    “本王做不出这等投敌叛国之事!”    他朱棣英明神武了一辈子,一直是个顶天立地的真豪杰大丈夫,哪能做出这样的事情?    金忠眼见朱棣脸色阴沉,忍不住开了口劝道。    “王爷,古往今来成大事者皆不拘小节。”    “当年唐高祖李渊起兵太原时,实称臣于突厥,而太宗李世民又为此事谋主,后来史臣颇讳饰之,以至其事之本末不明显于后世。”    “我等如今面临的局势,比之唐高祖起兵之时更加凶险万分,且非是勾结外敌仅止于交易,王爷大可不必如此抵触。”    “且唐高祖太宗迫于当时情势不得已而出此,仅逾十二三年,竟灭突厥而臣之,大耻已雪,奇功遂成,又何讳饰之必要乎?”    “大丈夫自当顶天立地,更要忍一时荣辱,待大业功成定鼎山河,王爷自可挥师北伐,耻其雪乎!”    金忠学识渊博,转眼就拎出了一个例证,让朱棣哑口无言。    人家唐高祖唐太宗起兵造反的时候,还曾迫于形势勾结突厥甚至向突厥称臣,之后夺取了江山定鼎天下,转手就把突厥给灭了,一雪前耻!    后人会记得他们曾向突厥称臣吗?    不会,世人只会记得唐太宗的文治武功,贞观盛世!    你朱棣现在面临的局势比之李渊李世民当初还要凶险万分,而且现在只是让你与蛮夷部落做交易,又不是让你像他们那样向蛮夷称臣,你还有什么理由拘着不答应?    朱高炽也沉默了,不知道该如何反驳。    一时间,书房内安静到了极点。    正当这个时候,朱高煦大步走了进来。    “爹,不好了!”    “朱允炆断了我军粮草,下一步只怕就会对您的兵权下手了!”    听到这话,屋内众人面面相觑,不明白这二公子突然发什么疯!    见他们无动于衷,朱高煦顿时就急眼了。    “爹啊,您怎么还不明白!”    “您现在就是只青蛙,朱允炆想要慢慢煮死你啊!”    朱棣:“???”    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