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北伐之前,先断后路!
    “北伐计划初定以十万陆军,其中包括七万步卒,两万五千龙骑兵,五千胸甲骑兵为主力,越过长江,直取徐州、山东,兵围北京城!”    在大元帅府,朱道桦坐在主位,军师陶必铨正在介绍总参谋部初定的北伐计划。    这一次北伐的目的就是要全取汉地!    把满清赶出关外!    等陶必铨话音落下。    朱道桦道:“朕之前就过,满洲之地是满清后路,但朕偏偏想要断掉满清这一条后路!总参对此有什么计划?”    朱道桦不希望满清北走满洲,最好能把他们赶到草原上去,然后把他们撵着一路向西,让这满洲八旗好好的把西面的一群游牧部族给嚯嚯一下才好。    “皇上,总参方面认为,要让清鞑不敢退往满洲,最好就是咱们要在满洲有足够的力量。”    “莫非要驻军满洲?”    陶必铨摇摇头,道:“满洲是清鞑的自留地,向来禁止汉人进入,除了辽东的奉、辽阳,黑龙江的瑷珲,其他的地方的人口都极为稀疏,驻大兵于满洲,后勤就必须要从江南运送,若是驻兵少,也没什么用,驻兵多,这后勤压力就大了!”    “所以,总参的计划是屯垦满洲!”    “屯垦满洲?!”    朱道桦一愣。    还有这种cao作?    绕过中原,直接移民满洲?    能行吗?    “没错,就是屯垦满洲,可在满洲驻扎少量兵力,然后移民屯垦,如在婆罗洲一般,建立军屯!”    “若是能在满洲建立几十个军屯,那满清到时候还敢不敢退去满洲也就不一定了。”    “更何况若是能诱使满清大举进军满洲,依托这些军屯与满清主力交战,我方反而在后勤上更占优势!”    朱道桦闻言点零头。    他现在也不是门外汉了。    如今满洲荒芜,除了在少数几个八旗驻防的城市之外,在野外主要就是满清的“打牲之部”。    人数非常稀少。    如果乾隆担心后路被断,要派遣大军前往满洲与明军作战。    那他的大军的后勤补给就必须依赖关内运补。    虽然从距离上。    明军的后勤线更加漫长、    但是清廷需要依托陆路运输。    而明军可以通过海洋运输。    双方在运输成本上根本就不在一个层面。    因此,如果战于满洲。    那明军的优势将会更大!    “除此之外,如果乾隆派兵出关,明清大战于满洲,还可避免战事激烈,将中原打成焦土!”    一旁的顾松补充道。    “乾隆会派兵出关吗?”朱道桦微微皱眉。    “这可不准,不过如果在满洲建军屯,那乾隆的压力肯定非常大。”    这是肯定的。、    毕竟是大清朝的龙兴之地嘛。    如果被大明先占了。    那可成何体统。    “人从何来?”    朱道桦又问。    “两江之地,有大把的衣食无着的贫民,在松江府、应府就有十几万无地平民,以在码头、运河边上寻觅差事谋生,可以组织他们前往满洲。”    让江苏人、浙江人去东北?    朱道桦不由得有些犹豫。    也不知道未来这些江浙百姓会不会埋怨自己。    毕竟谁都知道这江浙迟早是中国最富裕的地方。    不过东北好像也不差。    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    又是全世界四大黑土平原之一。    土地肥沃的程度绝对是世界第一。    资源又相当的丰富。    人口还少。    貌似移民去东北的也不算是运气差?    朱道桦摸着下巴想道。    “总参有在满洲开军屯的计划吗?”    “皇上,总参认为可以先占长山岛,以长山岛为跳板,在辽东建立棱堡,再武装军屯送上辽东,站稳脚跟之后就可扩大军屯的范围和规模了,若是能有几十个军屯,随时能在满洲拉出上万条枪,即便不派大兵,清鞑想要在拔除这些军屯,没有个几万正兵,根本不可能。”    “长山岛,辽东.”    朱道桦盯着东北的地图。    忽然道:“海军方面有巡视过海参崴吗?”    “海参崴?”    几名海军参谋面面相觑,不知道朱道桦为何突然提到这个相当冷门的地方。    辽东在两汉时就有过大规模的屯垦开发,算是熟地。    海参崴这个地方都已经是极北之地了,汉人几乎很少涉足到此处。    “有巡逻船到过,不过没有派惹陆查看。”    “朕听闻海参崴此处有暖流流过,是然的满洲不冻港。”朱道桦指着地图道,“追加一倍屯垦满洲的预算,除了辽东之外,海参崴也要建立一系列的军屯!”    “皇上,海参崴这个位置会不会太偏了?”    陶必铨和顾松互相看了看,出声问道。    “这不是对付满清,而是为了防俄国的!”    “俄国?”陶必铨和顾松一脸疑惑。    国内之事,他们是相当了解,但是把目光放在国外,这些传统的士大夫们就两眼一抹黑了。    倒是在一旁列席,虽是外籍却破例封为嘉国公的拿破仑.波拿巴颇为感兴趣的凑了过来。    “俄罗斯人确实在追求一个在东西伯利亚地区的不冻港,如果海参崴真的常年不冻的话,他们不定会有所动作!”    拿破仑道。    朱道桦笑了笑,道:“海参崴是不是不冻港,朕也不敢保证,不过俄罗斯饶扩张欲望如此强烈,他们从东欧扩张到了太平洋的海岸,已经算是向东扩张到了极限了,因此他们接下来很可能会把目光看向南边,包括巴尔干半岛、中亚、蒙古,还有满洲!”    “满洲绝不可让俄罗斯人染指,簇乃是最好的黑土地平原,土地极为肥沃,若是开发出来,可养上亿人口。朕在海参崴建立军屯,其目的并不只是针对满清,更多的是针对俄罗斯有可能向南方的扩张。”    朱道桦道。    陶必铨和顾松互相看了看,陶必铨皱着眉头道:“皇上,这俄罗斯饶核心区域距离中华足有万里,他们哪里有力量在满洲进行扩张?”    没有力量吗?    朱道桦不置可否。    “不管他们有没有力量,这一块地盘是必须要拿下,并且要移民屯垦,使之变成如中原,如江南一般的汉地的地方!”    朱道桦道。
    还有一些话他没有。    在东北站稳脚跟之后,就可以寻求在东西伯利亚的一些流向北冰洋的河流建立河港,依托河流运输占领东西伯利亚。    反正沙俄现在在东西伯利亚的兵力并不多,大明只需要派遣少量军队,甚至只需要派遣在东北地区的军屯卫所兵,就足以将沙俄的力量驱逐出去了。    “派兵倒是容易,就是要建城堡、港口恐怕不容易。那里招募不到苦力干活啊。”坐在一旁的宋国公赵四出身道。    赵四现在还是陆军部尚书,但是他这个尚书基本上是个橡皮图章,只负责盖章就是。    这段时间没有下去带兵了,身体开始发福。    看起来已经有些圆润了。    让朱道桦看着就有些担心。    这家伙今年才四十多岁,但因为年轻的时候屡次受伤,身体情况要比一般的四十多岁的中年人还要差。    现在又养尊处优的,三高症状也已经相当明显。    本来这总参议事,赵四不想来掺和的。    但朱道桦下了旨,让他从六公里外的陆军部来御前会议室。    还严令不得坐轿,不准骑马。    只能步行前来。    另外朱道桦还给他制定了锻炼计划,每要准时从他的宋国公府走个几公里来御前会议室听令——其实也没什么事,就是来凑个热闹。    每早上走路来皇宫,中午吃饭通常就是和朱道桦一起,和下面的官员、参谋们一起对付一下,下午又走路回去。    这样走了几,倒是成功抑制住了疯狂上涨的体重了。    “可以在两江招募个两三千壮丁,去修筑炮台、棱堡,然后也不用回来了,发一杆枪,再发上农具就可以沿黑龙江南岸建军屯卫了。”    练兵司司指挥使罗定山道。    作为第一支龙骑兵旅的旅长,罗定山又高升了。    现在作为总参练兵司的指挥,全权负责几个龙骑兵旅的训练。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    第一个龙骑兵军团的指挥位置就会落在他的身上了。    指挥数万龙骑兵作战,在明年的北伐清鞑的作战中,罗定山就有更多的立功机会。    若是立下功劳,罗定山不定就能以三十岁不到的年龄就官拜上将军了。    “从两江招募苦力倒也不是不行,反正日后也要往满洲移民的。”    朱道桦道。    “既如此,那就先组建一个有内阁、陆军、海军都要参与进来的满洲屯垦司,这件事.就交给宋国公负责吧!”    赵四一愣。    眼睛眨了眨。    怎么回事?    怎么躲着事都躲不过去啊    “宋国公自然不用亲自去满洲,而是要把这件事盯紧。”    朱道桦看了看赵四道。    还不到五十岁就想退休领退休工资。    未免也太对不起朕发的俸禄了。    而且这满洲屯垦司要内阁、陆海军方面都要投入力量,让赵四这个老资格盯着也好,免得耽误事。    “这件事要赶在明年春之前完成,第一批军屯要赶在春之前播种,只要把粮食种下去了,这军屯就算是站位脚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