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九章、四打一,应该能赢吧?
    时间已经来到了公元1794年的10月份了。    不太喜欢在紫禁城,反而喜欢在圆明园办公的朱皇帝这段时间可没有南下避寒的意思。、    紫禁城这地方朱老板去住了几天,就觉得有些瘆得慌。    几百年的老房子了。    感觉像是住在庙里一样。    而且都是木质结构,让没怎么习惯木制结构建筑的朱皇帝总担心失火的问题。    反倒是西洋式样的圆明园住着习惯一些。    所以朱皇帝已经盘算好了,这紫禁城除了保留一些祭祀的地方之外,其他的地方都改成博物馆。    就叫做故宫吧。    北都的皇宫干脆也弄到圆明园里面去。    也不用太大。记住网址m.97xiaoshuo    毕竟朱皇帝又不养几千宫女几千太监。    用不着这么大的地方。    就在圆明园修几座钢筋混泥土的大楼作为皇宫和内阁办公处以及议政院的场所。    稳固又安全,还能建的相当高大,气势恢宏。    而朱皇帝之所以在冬天快要到来的时候都还留在北都。    因为北方的事太重要了。    他必须要坐镇北都,才能对北方之事进行第一时间的决策。    第一重要的当然是对东北的开拓了。    这方面的资金已经撒下去了,在东北、中原修建铁路,并且最终要把南北铁路网对接的计划已经开始制定。    第二重要的就是安定中原。    赈济灾民、治理黄河、重新分配中原的土地,另外还要在中原举办科举,在中原各省建立起官僚体制和建立各地议政公局。    而另外一方面。    是大军赶着平西藩军进入了费尔干纳盆地,同时西域传来的消息也让人头痛,勒保带兵入侵了阿富汗!    结果朱皇帝很期待的阿富汗这个帝国坟场能有些什么表现的时候。    勒保手下的八旗兵居然在杜兰尼王朝开展了血腥残酷的屠杀、劫掠。    掳掠了大量的财货和女子,浩浩荡荡的继续南下。    连杜兰尼王朝都不是勒保的对手。    那印度河流域那一帮印度土邦也别想了。    等勒保领兵进入了印度,那可就太糟糕了...    这大清朝居然借尸还魂了!    勒保一番折腾。    居然在打出了一番局面。    那位在中都王府里面的被软禁的大明恭顺王金永琰,也就是历史上的嘉庆皇帝,现在头顶上又要有一顶皇冠了。    除此之外。    让朱皇帝关注的是....    沙俄帝国的军队在遭遇一场失败之后居然就“失踪了”。    前线传来的战报让大元帅府也紧急出动了一个兵团三万余人进入了漠南,要是这两万罗刹兵突然出现在长城脚下,那可真的是闹了大笑话了    而且这两万兵要是向东去了辽地坏事。    也是個麻烦事儿。    除此之外还有要重建陕西、甘肃、西域的事,这些地方都要从中原移民进入的,当然了,在这些大明朝廷能牢牢控制的地方,就不需要扛着火枪玩什么集体农庄了。    只要分配田地就行。    但要做好也是千头万绪。    四川的事也要梳理,地方上的团练武装太多了,要将四川变成原来的天府之国,也是一件需要派人去细细处理的事情。    这些事情都集中在了1794年这个即将过去的年度连。    让朱道桦和他的大臣们忙得喘不过去气来。    朱道桦当然知道。    这是因为自己步子迈得太大,摊子一下子就摊开了。    短短一年。    就从偏安一隅,只拥有几个南方省份的政权,到一下子就拥有整个汉地、满蒙、西域的大一统王朝。    真的是速度太快了。    快到大明群臣都有些不太适应了。    朱道桦也知道自己的步子周太快了。    但是他总是有些时不我待的想法。    因为他现在做的这些都属于是“安内”。    但真正影响到未来世界控制权的可不只是安内而已。    他要尽快把国内的问题梳理好,这样才能全力去做另外一件事情:开拓北美!    心心念念的开拓北美。    结果现在四年多了。    大明也只是在夏威夷建立了一个贸易港,在夏威夷驻扎了一支不到两千人的军队,同时还有几条海军的军舰而已,从日本到北美的航线倒是找到了,但是回来的航线还在摸索。    毕竟去的时候的是顺着洋流去的,回来也要顺着洋流回来才好——这样就能形成一个贸易闭环。    此时已经是深夜。    但朱皇帝还在大殿内的和两位丞相,大元帅府的总参谋长赵四等人交代着中原、东北的事情。    就在此时。    王大用略显疲惫的身影匆匆而来。    “皇上,漠南发现了俄军的主力,他们劫掠了一番之后又北上了!”    “北上...”    朱道桦走到地图前面,沉吟片刻说道:“他们看来是真的想要通过运动调动陈德旺分兵了,看来俄军还是有要打一仗的想法的。”
    “肯定是会打一仗的,不然他们直接投降算了。”赵四嚷嚷着说道,“这次一定要把罗刹鬼打痛了,逼他们来一个以叶尼塞河为界。”    “就怕俄人不愿,若是他们持续在这个区域增兵....”罗芳伯皱着眉头。    朱道桦闻言看向了辽阔的北方地图。    实际上。    他得到的消息肯定是落后了好些天了。    现在双方的军队说不定都已经接触上了,甚至开始大打出手了。    所以现在这个时代,战争需要的是前线指挥官的决断。    在后面通过电报指挥机枪兵前进十五米的技术,在这个时代肯定是没有的——就算是有,朱皇帝也不敢用啊。    前车之鉴...    阿,不,应该是后车之鉴啊。    所以他现在只能把全权给陈德旺,让前线将领自己发挥。    “不愿?不愿就继续打!让陈德旺打完这一站之后继续西进,若是俄人部想以叶尼塞河为界,那就准备迎接几十万蒙古人赶着数百万牛羊西进的征伐军吧!”    “这一站,就让陈德旺先打到唐努乌梁海,在燕然山下等待着西进的满蒙诸部吧!”    “陈德旺这小子运气好啊,这可是封燕然山之功了!”    赵四笑道。    “在燕然山建立军堡,等明年春天,就能翻过阿尔泰山进入准格尔草原,甚至可以继续西进,沿着东西方的草原带一路游牧过去。”    “扛着火枪、火炮的蒙古人西征,朕倒要看看,俄罗斯人受得了受不了。”    朱道桦笑道。    ......    “皇太子殿下,他们分兵了,咱们现在掉头回去,面对的就只有五千人,一个明军步兵旅的兵力了!”    “两万打五千,总算是有点把握了!”    列普宁上将得到侦骑的消息之后稍微松了一口气。    必败之战是没有人会打的。    所以他只能通过不断运动,调动敌人,等敌人分兵之后再集中优势兵力去攻击敌人的薄弱之处。    在列普宁看来。    两万俄军,打五千明军。    不说必赢。    势均力敌....    总是能做到的吧?    俄罗斯帝国皇太子保罗叹了一口气。    两万打五千,从数量上看起来似乎很有把握的样子。    但现在无论是他还是列普宁,其实都有些不太有底气啊。    明军的强悍,现在已深深镌刻在他们的脑海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