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领袖地位是打出来的!
    公元1810年9月24日。    拆除明军阵地的外围工事的困难程度比联军前线指挥部预计的时间要晚了好几天。    不过。    当这一天的清晨的阳光钻破了云层,刺向血色的大地的时候。    联军已经把战壕挖掘到了几乎是明军阵地的眼皮子底下了。    福尔康居高临下看去。    能见到密密麻麻的堑壕通过斜线或是直线的交叉进行,一路推进到了距离他大约只有一百五十米左右的距离上!    阳光的照射下。    美军士兵头顶上戴着的一体锻造成型的钢盔像是镜面一样闪烁。    好像地面上星星点点的繁星。    在福尔康的身边。    一挺早就设置好了射击射界的水冷式机枪也同样在阳光照耀下闪烁着寒芒。    机枪班组的成员们在做着最后的准备。    激战。    从16日一直延续到了24日。    尤其是最后几天。    对面的白人联军几乎是一刻不停的发起进攻。    甚至。    有白人士兵杀到了战壕前。    不过却被装备了“喷子”的士兵给解决了。    “喷子”的官方名称是“光复10年式霰弹枪”。    秦王朱宜鑫认为这种威力、射速都不俗的武器十分适合堑壕短兵相接的场景。    因此,在每一个来班都有士兵装备了这种射程不算太远的霰弹武器。    专门用于在堑壕战短兵相接之中使用。    至少从使用效果来看还是很不错的。    而到了现在。    对面的敌人已经做好了完全的总攻前的准备。    最后的,最凶猛的一拨攻势。    在今天上午之前就会发动——如果对方的指挥官脑子还算正常的话,对方的总攻就不可能说是有保留的攻势。    必然。    是雷霆一击。    这就像是怀孕。    要么怀孕。    要么不怀孕。    因此。    你要么是总攻。    要么。    就不是总攻!    既然是总攻。    那自然是有多少力量都得用上!    福尔康可以确定。    一旦。    对面开始进攻。    那必然是数十万大军都会动用,分波次,如汹涌的海啸一般的冲击!!    “对面一定以为他们赢定了”    福尔康抚摸着“光复18年式水冷式机关枪”,语气之中带着几分凝重。    他可以想象接下来发生的场景。    这种能在一分钟内发射六百发子弹,有效射程可以达到两千米,在近距离射击的情况下能轻易伐倒一颗大树的武器。    绝对,会成为在这种堑壕战背景下的绞rou机。    福尔康无法想象。    在立足于防守的情况下。    究竟需要多少士兵的鲜血,才能突破正面数十挺重机枪的交叉火力!    “传令下去,所有人做好出击的准备!”    福尔康命令道。    在阵地的许多地方都设置了用于反冲击的出口。    一旦.对方出现混乱,大军将会毫不犹豫出击,用子弹和刺刀,将敌人彻底碾碎!    “终于要开始了!”    联军前线指挥官内伊深吸一口气。    这些天。    对面的明军的表现,确实让他十分的惊讶。    面对连续不断的冲击。    明军的阵地几乎就没有发生过混乱。    这足以说明。    对面的五万明军,都是精锐的老兵!    连续攻击了八天。    联军付出了二万六千余人阵亡,七万余人受伤的代价!    “现在的时代确实变化得太快了,在五十年前,不,二十年前.十万大军足够成为整个欧洲大陆举足轻重的力量了,而现在只够持续八天的进攻!”    在内伊旁边。    大英帝国陆军上将阿瑟.韦尔斯利皱着眉头说道。    “不过无论如何,今天过后战场的局面的天平就会倒向我们这边!他们表现很顽强,但是却并未展现别的什么东西!”    内伊道。    “命令都交待下去了吗?”    “都交代下去了,四十万大军,三波次的进攻,对面横竖也就五万人他们顶不住的!”    内伊点了点头。    “也许俘虏朱宜鑫会是这场战争的关键转折点!”    “希望如此!”    两人互相说着。    事实上.    他们心里面都有些忐忑。    朱道桦是这个时代最伟大的帝王和军事家。    是的。    朱皇帝现在肯定是有个军事家的名头的。    自起兵以来。    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占领的地盘。    歼灭的敌军的数量。    历史上亘古未有!    面对这样一名名头如此响亮的“人类史上最伟大的帝王之一”的大明帝国皇帝朱道桦以及他麾下的大军。
    任何将军,说不感到紧张都是假的。    别的不说。    就算是法兰西帝国皇帝拿破仑先生,现在心里其实也挺没底的.    “火力点都布置好了吗?”    “预备队随时做好准备!”    “骑一师这次就不用上去了,做好追击的准备!”    “芝加哥方向的情况如何?”    狭窄的指挥室内。    朱宜鑫双眸通红。    他已经三天没合眼了。    而现在到了最关键的时候,他自然是不可能安心去睡觉的。    从侦察到的情报看来。    这一次的进攻绝对是一次总攻。    对面还能动弹的四十万大军全部出动,分成了三个波次准备冲击。    最前沿的部队就在明军战壕的眼皮子底下——一百五十米的距离,跑得快一点的二十多秒就跑到了。    连续不断的情报汇集在了这名只有十九岁的统帅的桌案上。    朱宜鑫一点都没有感觉疲惫。    他此时相当的兴奋。    因为    很可能一场关键战役,就要在他的指挥下打胜了!!    对面的联军很显然准备孤注一掷了。    他们要发动一次最凶猛的攻势。    一举攻克明军的防御阵地。    这同样。    是朱宜鑫的机会!    一战灭五十万!    兵峰直指芝加哥,将敌最重要的军火基地给摧毁的机会!    就在此时。    电报参谋猛然站了起来。    “报告!总指挥部电!”    “念!”    “放手去干,后方大军将会同步发起进攻,牵制敌西部集团主力!”    得到后方朱道桦鼓励的朱宜鑫深吸一口气。    他很清楚。    自家老豆没太把希望寄托在这一场战役的身上。    因为。    大明并不担心持久战。    甚至。    这一战打得越久,大明能在北美集结的力量就越多。    然而。    对于朱宜鑫而言。    他若是想要在战后摘取最肥美的那一块果实。    他就要证明自己的能力!    证明他能够成为日后北美诸邦,当之无愧的领袖——这个领袖地位,绝不可能只是来源于他是朱皇帝的二儿子这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