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突击!突击!突击!
    大纵深突破?    这可不太容易啊。    毕竟    现在去哪儿给你找坦克去。    朱道桦在得到前线指挥部提交的作战方案之后。    第一时间的想法就是这个。    自己的这个儿子确实很利害。    比他老子厉害多了——这也许就是天才统帅吧。    看来以后北美战场交给他,自己是可以放心的。    现在他的办法。    其实就是简化版的闪电战。    用大炮和步兵撕开一刻缺口。    用骑兵进行快速突破。    但骑兵的攻击力始终无法和坦克相比的。    想要造成敌军全线崩溃。    难度很高。    当然了。    也许真的能逼退敌军。    把战场态势从东西方的对抗演变为南北对峙。    彻底占领密苏里平原,把中华的势力推进到密歇根湖的西岸。    这恐怕是可以做到的。    没有坦克可以使用。    只靠步兵和大炮。    恐怕很难进行连续几天几夜的炮击。    这会暴露攻击意图,给敌调整部署的时间。    所以。    这样的进攻。    只能依靠短促而又无比猛烈的炮火进行轰击扫清进攻障碍。    第一波的攻势。    就得取得极大的战果,才能为后续的进攻赢得更大的与优势。    想到这里。    朱道桦在作战方案上,写了一个“可”。    然后    又写了手令。    让关天培去传令。    把近卫第十三特种作战旅调上前线。    第十三特种作战旅。    顾名思义。    就是进行特种作战的。    而现在所谓的特种作战    就是使用毒气!    也就是.    氯气!    朱皇帝是半个化学家嘛。    所以氯气这种玩意儿他还是知道的。    电解法制氯的原理他是知道的。    因此在两三年前就已经摸索出来了制造方法。    现在    毒气战这种很是残忍的作战方式。    又被引入到了现在的北美战场上了.    “迂回奔袭作战,需要的是大骑兵兵团!不是那种一万两万的骑兵师,而是集结至少十万,二十万的超大骑兵作战集团!”    “物质准备一定要充分!”    “也许可以把攻击的时间延后到10月份。这样的话,在密西西比河流域的玉米和小麦都会成熟的,到那时候.也许后勤压力会小得多!”    在圣路易斯的联军总指挥部。    一片繁忙的景象。    作战中心内。    所有的参谋都在为一场奔袭做最后的准备。    联军方面的计划是这样的:组织一次全骑兵集团的奔袭作战,绕到明军密苏里集团的背后,配合联军西线、南线兵团同时发起进攻!把明军重新赶回到落基山脉以西。    对于联军而言。    能把明军堵在落基山脉就算是成功了。    “三十万骑兵的奔袭,如果成功的话”    拿破仑盯着地图。    如果成功的话。    那么他就成为当之无愧的西方“守护神”,绝对的领袖。    但他也清楚。    要完成这个目标很不容易。    不过。    在整体实力上处在弱势的情况下。    联军只能冒险一击。    毕竟。    现在他们的兵力是占据优势的。    即使三十万骑兵脱离战线。    联军也还有一百六十万的步兵,可以投入战斗!    时间进入了公元1810年的10月初。    北美战场一下子就安静了下来。    好像是两边存在着默契一般。    表面上的原因,是因为两边的后方都在进行秋收。    这关系到来年双方是否有足够的物质供应前线。    但实际上。    两边都在酝酿着新的攻势。    密苏里平原被分割成为了两快区域。    明军占据了西北。    联军占据了东南。    在双方接触线上。    两边的士兵们此时全部都变成了工兵。    每天的任务,都是扛着工兵铲和铁锹挖土。    平坦的平原被挖的支离破碎。    堑壕。    铁丝网。    交通壕。    密密麻麻。    像是蜘蛛网一般。    将而在这两个蜘蛛网背后。    是双方的工程兵们拼了命的修建临时公路和临时铁路。    以及物资仓库、野战医院等设施。    从这个态势看起来。    双方都做好了在密苏里平原长期对峙的准备了。    但很显然。    双方都不甘心在这样的对峙中,把生命和财富消耗掉。、    为了打破僵局。    双方都在酝酿着规模浩大的进攻。    但由于双方都采取了非常高等级的保密措施。    因此。    两边的情报系统都没能发现对方的举动。    总之。
    无论是明军还是联军。    都没有意识到。    自己的对手。    现在在打同样的主意!    朱宜鑫其实从情报部门的零星的信息中分析出来了联军骑兵正在集结的信息。    但是他认为。    战场的关键依旧是敌步兵防御阵线。    只要把步兵集团打垮。    集结再多的骑兵又能干什么?    选择的突破口。    位于密苏里河东岸不远处的康星堡。    此处。    是双方互相交锋最为惨烈的区域。    两边都投入了十几个师反复进行争夺。    鲜血已经把这一片区域的泥土都染成了猩红色。    十月的北美大陆。    已经开始降温了。    秋风呼呼呼的嚎叫着。    夜色的掩护下。    大队人马滚滚向前。    负责发动这一次进攻的。    将会是明军最为精锐的部队。    首先。    是大明皇帝的近卫集团军。    然后是秦王近卫兵团。    之后是第一批从汉地抵达北美的第二集团军。    都是装备了大量战马的部队。    总人数达到了二十五万人。    之所以选择这三支部队。    是因为这三支部队都装备了水冷式的重机枪!    他们将会在三千门重炮、不计其数的迫击炮资源下。    向当面之敌发动最猛烈的进攻。    而他们去的突破之后。    第一集团军、新日本陆军集团军二十万人,将会形成第二突击群。    沿着此前第一突击群打开的缺口,向敌纵深继续发动议论猛攻。    然后。    是第三集团军、日本王国陆军作战兵团、朝鲜王国陆军作战兵团、安南王国陆军作战兵团组成的第三突击集群!    根据计划。    第三突击集群完成突破之后。    第四波攻击。    将会由从各部抽调组成的一个大规模骑兵兵团,总人数达到了十万人。    他们是从各步兵军属骑兵团抽调而来组成的。    他们的任务。    是一路向东南方向扫荡。    破坏联军后方的道路,桥梁,仓库,火炮阵地的一切有破坏价值的目标!    把战线从密苏里河推到密西西比河!    一举。    奠定中华在这场北美战场中的战略优势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