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6章 定仙终有数
书迷正在阅读:穿越到2008年的我、重生之尹馨、一期一会,世当珍惜、明日方舟:异世的深海、移民与反移民、刀剑学院七圣士、极品打工仔、大周守藏史、观人间、只影
最初的二道相融,是最为艰难的。 硕鼠仙原本修行的,乃是【皇法】大道。麾下臣服越多,越忠心。那么他从中得到的反馈就越强大。 两亿载悠悠岁月的积累,使得他的【皇法】大道几乎达到了理论上的极致。普天之下,莫不臣服。 正是因为靠着至强【皇法】大道,硕鼠才得以凭绝对碾压之势、将第二大道如同臣子般,融合吸收于自己身边。 可一,便可再。可再,即可三。 以仙帝的名义,秘密召见群仙。而后将他们暗中一一吞噬。 一开始,谨慎的硕鼠仙还会选择那些实力一般、声名不显的真仙下手。但后来,随着万道融合,硕鼠仙就开始变得有些肆无忌惮了。 不过,不得不说,硕鼠仙的确对得起他的【永世仙帝】的称号。 即便对道的贪婪逐渐淹没了他的心神,硕鼠仙也没有忘记自身初衷。一人化三圣,挽大厦于将倾。 道湮之劫下垂垂危矣的世界,在他的治理下竟又硬生生延续了亿载光阴。似乎真看到了,永远存续下去的希望。 但所有的故事,都必将迎来终点。 被阻止了亿万载光阴后,道湮之劫似乎彻底失去了继续僵持的耐心。调兵遣将,集中攻势。 忽有一日,硕鼠仙骇然发现,仙界面对的道湮之劫压力,竟无故倍增。 亿载的安稳平静日子,使得群仙早就失去了对于危机的敏锐判断能力。等到他们反应过来,欲以仙补天的时候。一切都已经太迟了。 硕鼠仙,只能眼睁睁看着可怖的道湮大潮,以威不可挡之势、瞬息之间就将仙界吞没大半。 陨落真仙,不可胜数。而幸存者者也是被彻底吓破了胆,再升不起对抗灾劫的勇气。 作为仙界的实际统治者,亲眼看着自己的疆土在极短时间内倾覆。这种挫败感无疑是极为强烈的。不过彼时,这些所谓的“情绪”,其实都已经不再重要了。 活下去,才是唯一真正有意义的事。 但硕鼠仙,也就是【永世仙帝】却绝望的发现,灾劫当头之下,他们已经逃无可逃了。 群仙汇集于身旁,乞求活命之方。 但硕鼠仙看着已经千疮百孔的仙界,本人都已经陷入了绝望之中。 不过毕竟是主宰仙界足足三亿载的存在。硕鼠仙并不会就这么轻易放弃。 绝境之中,他心中涌现出了一个疯狂的想法。 集众仙之力,直抵超脱彼岸。 硕鼠仙身处的可能性中,也流传着关于彼岸、其他可能性的传说。但却鲜为人知,乃是绝密中绝密。就连硕鼠仙本人,也还是年轻的时候,从三圣口中偶然间听闻。更别提诞生真正的超脱强者了。 无人可借鉴,硕鼠仙只能全靠自己摸索。 但最关键的是,留给他时间,着实不多了。 遍寻仙界剩余之地,硕鼠仙终于找到了一门堪堪能够横渡可能性的法门。 仙棺横渡! 只可惜的是,幸存群仙中、似乎只有他具备足够的实力,在世界所化仙棺、漂浮于道湮之潮中幸存。 其他人,就算勉强能进入仙棺,恐怕坚持不了多久、就会彻底破灭。更别提直抵彼岸了。 硕鼠仙固然可以自己孤身一人逃遁。但作为堂堂永世仙帝,他就这么眼睁睁看着群下惨死? 硕鼠仙显然并非是那样自私的人物。 凭借着多年来暗中吞噬群仙融道的丰富经验,最后关头,硕鼠仙竟想出了一绝妙法门。以【皇法】御道,维持诸道平衡。 只要一直处在吞噬、半吞噬的状态中,群仙就不算真正被他所吸收。仍然拥有自身独立的道途、修为、记忆、情感等等。 待到藏身于仙棺中,成功漂流至彼岸。再将群仙释放而出,就可顺利躲过这一劫数。 在尝试性的吞纳了十多名真仙之后,硕鼠仙发现此方法可行。唯一的弊端,就是他自己既主导了道之吞噬、又在竭力维持着道的泾渭分明。 这极为矛盾的做法,会让他处在究极的折磨之中。 并且伴随着所吞纳道途的数量、维系诸道平衡时间的不断增加,而呈比例上升。 心中也曾浮现过那么片刻的犹豫,但在这迟疑中,又是无数真仙惨死。 硕鼠仙随即下定了决心。 仙界已经处在岌岌可危的状态下,随时都有可能爆发最后的道湮大潮。根本没有时间去跟幸存真仙慢慢解释了。 就算解释了,他们也未必会信。秉持着这种信念的硕鼠仙,开始毅然决然的大肆吞噬群仙。 面对这位永世仙帝突然的吃人行为,群仙骇然、惊惧。 却又根本反抗不得。 只得在绝望、惶恐之中,破口大骂、苦苦哀求。 永世仙帝虽行动没有半分犹豫,但群仙的言行举止、却深深烙印在了他的心中。 “硕鼠!你就是仙界最大的硕鼠!” “陛下饶命啊!” “就算吞了我,我也要化作怨魂,等你陨落的那一天!” …… 最开始,他还会倾听心中的那些声音。 吞噬群仙数量的不断增多,硕鼠仙心中也本能的愈发淡漠起来。到后面,索性就直接完全不顾了。 在仙界彻底破灭,道湮大潮鲸吞万物之前的刹那。 大道扭曲化物,仙棺横空降世。 硕鼠仙带着幸存真仙,躲入其中。 接下来,就是一段极为漫长的岁月。漫长到硕鼠仙的记忆都被磨的有些模糊。 棺内是绝对的黑暗。仙棺之外则是灭世道湮大潮。 硕鼠帝能够十分清晰的察觉到,道湮在不断消磨仙棺的这个过程。 他只能暗自乞求,在仙棺早日被腐化之前,达到彼岸。 但或许是成为一方仙界主宰三亿年耗尽了他的气运。不知多久过去,别说彼岸了,就连安全的地方都没能遇到。 仙棺随波逐流,漂浮于道湮浪潮之中。 似乎永远看不到希望。 而硕鼠仙也低估了维系万道相融的困难程度。 或许在正常仙界的环境中,可以维系。但在道湮大潮包围的仙棺之内,维持平衡越来越困难。 心中根本不愿将群仙吞噬。 但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身体,将昔日臣下融合。 自己,似乎真的成为了被亿万人所咒骂的“硕鼠”。 心中仅存的一点光逐渐熄灭。永世仙帝,坠落无尽的黑暗之中…… 又不知多少年过去,当仙棺已经彻底腐朽。再无抵御道湮之潮能力之际。 一阵巨大的轰鸣声中,硕鼠仙恍如隔世的发现,自己终于来到了另外的星空之中。 这片星空,虽然同样满是道湮肆虐后的残破气息。 但毕竟暂时安全。 …… 李凡跟承道两位师兄弟,看着眼前呈现画面,久久不语。 “换做是我,也不会做的比这位永世仙帝更好了。” “虽已竭尽全力,奈何大势难挽。”李凡感叹道。 承道也评价道:“其情可悯,其行可恕。若非他咄咄逼人,或许也未必要取他性命。” 李凡面露惭愧之色:“是我莽撞了。却没想到,这外表可怖的硕鼠,内里却有这么一段过往。” 承道摆了摆手:“师弟不必自责。绝大多数的硕鼠仙,都非善类。不可因为永世仙帝这一另类,而改变了观念。” “师兄教训的是。” 接下来,承道将自身从硕鼠道丹中领悟的道途,原原本本的讲述给李凡听。甚至还不时增添了自己对大道的感悟。 这位山海边一灵石、守丘之徒的悟性,当真非凡。李凡甚至怀疑,哪怕是自己吞服道丹,效果也不会更好了。 听经闻道的同时,李凡也在暗自观察着承道。 似乎一颗道丹入肚后,对方并没有什么异常之处。 “不过现在也不能就这么轻易下结论。还是要多喂几颗才是。” “光吾星海,哼……” 九十九日,承道授法毕。 “师兄,你有没有感觉,永世仙帝他身处的那个可能性。其道途似乎比我们所在的,要弱上许多?”李凡闭目回味之后,忽的皱眉问道。语气中有些不确信。 “并非你错觉。而是确实如此。”承道点头。 “这是为何?” 承道眯起眼睛,沉默了少许,而后缓缓说道:“或许是,那个可能性中,已经出了位不世出人物的缘故。” “嗯?” “这也是我猜测,并未得到师尊证实。” 承道先声明了一点,而后方才继续:“除却三圣不论,某个可能性中,能够诞生的强者,似乎是有某个上限存在的。” “并非只是单纯的数量,而是综合数量以及修为境界等因素,共同决定的。” “当然,我所说的强者,是指的能够跳出自身所在可能性的超脱强者。” 承道以指为笔,在李凡面前画了一个圈。 “就像一个固定大小的水池,每有一位强者诞生,就会自这水池中划出一块区域。待到水池被完全占据,余下者就算有逆天资质,也无法再抵达超脱之境了。” 李凡仔细盯着眼前不断被瓜分的圈,露出了若有所思的神情:“师兄,那永世仙帝所在世界,三圣居然会消失不见。这是不是或许就有,那里潜力已尽,再不会诞生超脱强者的缘故?” 承道似笑非笑的看着李凡,却并没有回答。 见状,李凡心中已经有了答案。 他继续打量着面前小圈,挥手将被那些被细分的数百区域,重新拟定。 “那世界,别说像师尊这样的强者了。就连超脱之境,都少之又少。” “如此说来,那位之前诞生的强者,究竟有多强?” “竟几乎耗尽了整整一条可能性的潜力?” 李凡暂时用【潜力】,代指面前的小圈。 “难不成,其实力还在师尊之上?”李凡不由咋舌。 承道倒是十分平静:“昔日,师尊化解道湮之劫、拯救仙界于水火之中时,面对仙帝、群仙的敬仰,师尊却依旧十分自谦。” “他老人家,从来都不认为自己是山海间的什么强者。” “用师尊他自己的话来讲,他实则不过只是【守丘仙盛德】罢了。” 李凡闻言,顿时肃然。点头附和道:“师尊不止因强而能为师,更因胸襟与气度。哪怕有朝一日,师兄实力能超越他。我看师兄你还会依旧敬其为师的。” “那是自然!”承道没有否认。 “山海间,当真是强者林立啊。”李凡视线重回身前小圈,看着那几乎占据了整块区域的圈中圈,不由愣愣失神。 “真不知传说中的彼岸,究竟是何等光景。有如此多难以想象的强者共同汇聚。” 承道笑了笑:“师弟毋虑。凭我们师兄弟的天资,有朝一日踏足彼岸,那是板上钉钉之事。” 李凡哈哈大笑:“那就在此,先谢师兄吉言了。” “彼岸暂且不谈。若是想见一见其他可能性的来客,现在倒是就可以。”沉默了少许后,承道忽的开口。 “师兄是指,光吾星海?” “不错。”承道又将一幅全新的画面展现在李凡面前。 一共九根天柱,圆形环绕。 天柱包围的中央,是绝对的黑暗。李凡从中,感受到了熟悉的道湮气息。 而在九根天柱之外,还密密麻麻,由疏到密。分布着最少尽百根撑天之柱! 虽然未必每一根天柱内,都封印着一尊无名。 却仍可以感受到这天柱工程的恢弘。 跟李凡采用的单纯用天柱支撑将倾之天不同,这些天柱并非同等规格的存在。而是由内自外,由弱至强。 宛若形成了一道阶梯。 中央九根天柱处,最为薄弱。 因为竟能吸引道湮至此。 而周遭密布的百根天柱,却又形成了坚实的防护。使得这些被吸引而来的道湮,不至于蔓延开来。 李凡看着九根天柱包围着的,宛若“蓄水池”一般的地方。 忽有所觉:“那就是光吾星海用来打捞其他可能性造物的方法?” “应是如此。的确颇为巧妙。” “除了巧之外,能够打造出这百根天柱,那光吾星海的实力、绝对不容小觑。之前,却是我低估他们了。”承道出声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