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赐予!
书迷正在阅读:特雾、我的现实是恋爱冒险游戏、沸血丹尊、星葬、这个我是我吗、四合院:从相亲被截胡开始、抗日奇侠错世情、马陵传、完美世界之封仙、从一人开始逍遥诸天
		
		    随着秦齐登上了点将台等候。    校场上的测验还在继续。    台上。    章邯余光看着秦齐,眼神之中也是透出了一种大为震撼的样子,但又在情理之中的样子。    “你看着我做什么?”    感受着章邯的目光,秦齐有些无奈的说道,不过声音压的很低。    “看天才。”    “我大秦军中最当之无愧的天才。”章邯有些感慨的道,看着秦齐的目光仍然炯炯。    “你也是地阶根骨,也是天才。”秦齐笑着回道。    章邯却是摇了摇头:“不同,截然不同,我与你相差太远了!”    “看样子!”    “你还不明白你这天赋根骨有多厉害吧?”    “你这根骨就我知道的,在我大秦军中记载唯有一人拥有过。”    一听这话。    秦齐来了兴趣,立刻问道:“谁?”    “我大秦昔日的战神,武安君白起!”    “他自军中测验而出,凭自身天赋,一路斩敌杀伐,成就了我大秦武道大宗师。”    “拥镇国之力。”章邯目光带着敬畏之色的说道。    听到这名字。    秦齐也立刻会意,想到了这个传说中的人物。    武安君白起,这可是当之无愧的狠人。    哪怕不是在这修炼的世界内,在普通历史世界内,白起也被冠以杀神之名,可想而知他的杀伐之气有多盛。    虽然白起如今已经陨落了,而且还是被昔日的秦王给赐死的。    但是他的威名仍然在军中传承,在天下传彻。    特别是在赵国,白起之名更是带着很大的震慑,昔日的赵国,被白起打得太惨了。    哪怕如今赵国都没有恢复当初的国力。    “昔日武安君也是地阶高品根骨?”秦齐有些好奇的问道。    “不错。”    章邯点了点头:“武安君白起,据说当年入伍从军,地阶高品天赋惊动全军,十日内达到炼体四重境,堪称军中之最,而你……”    章邯凝视着秦齐,话音一道,随后感慨道:“却是超越了武安君,十日内达到炼体五重境。”    “话说秦齐兄弟,你以前有没有接触过修炼?”章邯好奇的问道。    听着他一问。    蒙恬也是微微侧目,似乎也想听听秦齐的回答。    “在入伍之前,我都不知道有武道修炼这回事。”秦齐笑着回道。    “那你可真的是……厉害啊!”章邯感慨道。    “你不也是炼体三重境吗,在很多人眼中,你也是天赋卓越。”秦齐笑着道。    “不同,根本不同。”    “我家族虽然不算什么太大的家族,但是从小也给我用各种灵材熬炼身体,打熬rou身,先天就比初步修炼的要强,而且我修炼功法也并非军中炼体诀,而是家传功法,层次要高一些。”    “多年的熬炼身体,还有更强的功法,这都比不过你,现在我算是明白天赋的厉害了。”    “当然,除了军中的筑基丹,我家族还给我更好的丹药辅助,这才让我达到炼体三重。”章邯十分感叹,吃味的说道。    在测验之前,章邯是非常自信的,军中应该不会有新兵超过自己,毕竟他不仅天赋强大,而且还有家族幼年的熬炼培养,先天出众。    可现在看到秦齐,当真是人比人气死人了。    原本他测验之后得到了无数人的敬仰,但这一刻全部都转嫁到了秦齐的身上去了。    “呵呵。”    秦齐笑了笑,没有再说什么。    他的天赋已经展现在了明面,但功法自然不会乱说,而且他炼体境与他们的实力相比可完全不同。    这可是真正的禁忌,被人发现了,哪怕是在大秦军中也会被大秦自己人惦记。    匹夫无罪,怀璧自罪!    这道理,秦齐很清楚。    “以前从未修炼过,十日炼体五重境。”    “超越了武安君的天赋果然骇人啊。”    “武安君以后是天阶根骨,或为低品,但这秦齐或许在中品,甚至是高品。”    “天佑大秦。”    站在点将台上的蒙恬看似沉稳,表情也没有任何波澜。    但此刻的心中已经在沸腾,在心中呐喊着。    章邯刚刚说的那些话,都是真的。    而蒙恬作为军中主将,知道的自然是更多。    正如章邯所言。    地阶高品的根骨天赋绝对是属于最顶级的,但是在大秦权贵上层却知道地阶之上的根骨天赋,那就是天阶。
    章邯并不知道,眼前的秦齐天赋是天阶啊!    当属大秦天赋之最。    不过。    此刻蒙恬压下了对秦齐十日修炼带来的修为激动。    此事只要上奏上去,这修为必然会引起一些波澜来,大王也更会关注北疆大营,彻底断定了秦齐天阶根骨的事,这绝对是好事。    时间逐渐流逝。    校场上的测验也到了尾声。    最终。    三千多新兵都测验完毕。    在点将台上也站上了十个人。    也是这一次北疆第二主营测验修为的前十。    “启禀蒙将军。”    “此次测验,仅有八十七人未武道入门,其余皆达成。”李信转过身,恭敬向着蒙恬禀告道。    听到这数字,蒙恬点了点头,并没有多少波澜,显然这个数字就是在他的心理预期之中。    而且最为关键的还是秦齐,在蒙恬的心中,乃至于在当今大王的心中,他一人就足可比得上这三千人。    蒙恬转过身,看向了校场上汇聚的兵卒,随而大声道:“测验已毕,结果已出!”    “传承武碑乃是我大秦历代镇军神器,绝无出错。”    “每次测验皆有万众将士观礼,更不会有任何猫腻,一切公平公正。”    “十日前本将就说了,十天内武道入门者,可留北疆授予爵位,成为真正的秦之锐士。”    “武道不能入门者与无根骨兵卒一样,当离开北疆分配各地城池为地方兵,值守一城一地。”    “现在。”    “武道未入门者,归于新兵营,收拾行囊,听候调度离开。”    蒙恬的声音在校场内外响彻。    “诺。”    八十多个没有入门的兵卒带着颓色,逐步离开了校场,这一离开,也宣告着他们没有机会再留下北疆,也不能成为真正的秦之锐士。    当然。    有失或许也有得。    他们虽然失去了成为秦之锐士,失去了出人头地,博取军功的机会,但成为地方兵的他们有几乎可以不用上战场,也算是保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