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倾巢而出
书迷正在阅读:拯救世界?让专业的来、星空华幕、超强进化、病娇小师弟今天又在约我、随身一个盘龙聊天群、胖胖农女要逆袭、我能看见全世界的弹幕、抬手凝恒星,你管这叫嫁衣神功?、捡个校花做老婆、中国古代神鬼志怪小说
		
		    清晨。    露珠在树叶上流连忘返,然后消失。    上班的时间。    来自部委的一名高级警长,滨海市的几名刑警,以及省厅的柳景辉高级警长,再以及清河市局的两名领导,就来到了宁台县局。    县局上下,倾巢而出,极为重视。    这些年,宁台县就没有一个部委督办的案子,所以,宁台县也有些年,没有来过部委的大干部了。    就是局长关席同志,眼神里都带着一点点的好奇。    同样的,来自部委的张志宏同志,对宁台县局,也颇为好奇。    一番略带拘禁的见面后,张志宏就问道:“你们侦破海滨案的刑警,是哪几位啊?”    这位也是懂行的,你作为上级领导,要是让下面推一个人出来,那既是为难对方,也是为难自己。并不确定最后能得到什么。    老外就不懂这个道理,所以诺奖颁给了屠呦呦一个人。    宁台县这边就很醒目了,在局长同志的示意下,主管刑侦的副局长,并刑警大队长黄强民同志,并一中队的伍军豪,并二中队的刘文凯同志,并小法医江远,一起站了出来。    张志宏一眼就看到了高高的白白净净的江远。    众所周知,在领取荣誉的奖台上,如果有一个人,各项资历条件都不如同僚,那不用说,活就是他干的。    “这个小同志,你来,给我们讲一下案子的情况。”张志宏招招手,将江远给叫了过来。    江远依言上前,倒是没什么怯场的表现。    他是全程跟着案子的,真要讲案子,可以轻松地从前讲到尾。    “这位是我们的江远江法医。”黄强民微笑着介绍了一句。    “哦,我听说犯罪嫌疑人的鞋是一位江姓警官通过足迹认出来的,是江法医吗?”张志宏明知故问。    “是我认出来的。”江远也没有丝毫的谦虚,在体制内,学会伱来我往,就差不多是自己人了。    张志宏点头应许:“不容易呐,足迹是自学的吧。我发现,咱们警务系统内,许多人都是自学成才的,而且,经常比科班学出来的专家,适应能力强……”    张志宏也有50岁了,戴眼镜,脖颈的扣子挂的一丝不苟,整个人站的很直。    江远认真听讲的模样,想着可不是自学的么,系统爸爸填鸭式的让自己学会的。    “把你们破案的过程,给我们好好的讲一下。”张志宏轻易的将谈话给转了回来。    这时候,来自滨海市的刑警们也围了上来。    部委每年督办的案件,大约就是个300起上下。    与省厅类似,部委也是不直接办案的。    他们同样是几百人的编制,办300起的案子,想想也知道不可能。    现实里的cao作,是案件一旦进入了“挂牌督办”的名单里,就会有额外的办案经费,有相应的技术支持,乃至于破案指导。    这三者是等而递减的。    而且,除了办案经费是部委自己出的,后两者很可能都是从外地协调来的。    反正,有的用就用,有经费已经是超香了。    不过,列入督办却未能完成的案子,还是比较糟心的。    就像是海滨案。    因为案情恶劣,手法残酷,加上是在度假的海滩挖出来的尸体,也是引起了相当程度的社会恐慌。正是部委挂牌督办的范围。    但督办了,不见得就一定能破案。    刑事案件多有此类情况,到最后,总有案子是破不了的。    部委督办还不能侦破,自然更加的令受害者家属,令社会失望。同时也是浪费了挂牌督办的经费和人力。而再想重启,花费只会更大。    所以,部委督办的案件,各地基本都会竭尽所能的。这也是一名刑警最能够竭尽所能的办案的时候。    从某种角度来说,也是要啥支持有啥支持的。    但越是如此,不能侦破,就越是令人不爽。    来自滨海市的刑警唐亚展就是在场诸人中,情绪最复杂的一个。    唐亚展今年48岁了,头发有些乱,依然是一名普通刑警,也是在场诸人中,级别最低,最不领导的一位。    根据众所周知的原理,他正是海滨案的负责刑警,从海滨案的第一具尸体追起,到后期的并案,再到省厅督办,部委督办,最后专案组撤离,唐亚展也一直留守在专案组,不断追踪着各地dna比对的消息。    看着江远年轻的身影,唐亚展的心里感受十分复杂,有些不是滋味,又有些松一口气。    他一直有一个信念,觉得海滨案必破。    原因之一,就在于海滨案的嫌疑人留有一个巨大的破绽,在做最后一个案子的时候,他被人撞破,同时,又被受害人挠了一把,从而留下了dna证据。    比中dna证据,就能侦破海滨案,这是唐亚展觉得容易的地方。    然而,十年的时间晃眼就过去了。    唐亚展依旧在等dna比对的消息,但这个时候,他其实已经很绝望了。    凶手也许死了也许隐姓埋名了,也许直接出国了……    不管哪一种,唐亚展都不觉得开心。    十年,一个人有几个十年!    这时候,部委的一通电话,打到了滨海市。    唐亚展以最快的速度来到了宁台县,却不知道应该秉持着什么样的心理。    “咱们边走边说吧。”局长带着众人往会议室去,同时,让人将审讯室的画面,传到了会议室的投影仪上。    各就各位后,年轻的江法医才在众人注视下,开始做起了不是报告的报告。    “发现犯罪嫌疑人,有重返现场的可能性之后,我们对侦查的方向做了调整……”    “我在商业街找了一圈,运气好,正好就找到了犯罪嫌疑人穿着的这双鞋。接下来,我们就围绕着足迹和鞋,做了一些工作……”    “通过鞋子找人未果后,我们开始以酒店为目标寻找犯罪嫌疑人……”    江远没有按照做报告的模式走,黄强民等人也觉得没必要。    一方面,部委的人来的很快,规范又出彩的报告,短时间内写不出来。    另一方面,江远等人这次抓住海滨案的犯人,是确确实实的大功一件。    与其弄一篇四平八稳的八股文出来,还不如就让江远表演一个原生态的报告。让上级领导看到,听到,理解宁台县刑警大队,付出的绝大的努力。    张志宏,唐亚展等人,果然听的很认真。    柳景辉更是用“这是我自家人”的表情,仰面朝天,靠在椅子上躺出一个舒适的模样来。    不过,当听到犯人重返现场的时候,几个人还是都不由自主的变换了体位,身体各个局部都不由自主的有些紧张。    有的凶手,甚至小偷,都会有重返犯罪现场的情况。    但是,这种情况出现的不少,但出现的频率并不高。
    或者说,逮到犯罪嫌疑人重返犯罪现场的,都不多——就算是变成了犯人,人家也不会主动描述自己的所有犯罪行为的。    而熟悉海滨案,跟踪了十年海滨案的张志宏和唐亚展两位警官,更知道凶手的残忍性。    等说到“毕马威”鞋子的时候,在场众人只是发出几声轻笑,就陷入了沉默之中。    通过鞋样花纹找到鞋,许多人也是听过没见过的。    张志宏都不由自主的轻呼一声:“有周探的神韵了。”    站跟前的清河市本地的媒体记者,赶紧把这句话给记了下来。    “去看看嫌疑人?”局长等江远做完了报告,也没做什么总结。    今次本来就不是很正式的碰面会,而张志宏等人的目的,也就是提走凶手李建业。    宁台县局对此也没有太大的意见,但也不是很开心就是了。    江远不用管这么多,只是跟着走。    一路上,张志宏轻声的询问着江远一些问题,江远都是作答如流。    他本身就掌握了好几种技能,现在也有了多个案件的经历,正是成长最迅猛的阶段。    李建业的状态,更加的“rou炸天”了。    见到滨海市的刑警,他也彻底进入到了“老子天下无敌”的状态。    事实也是如此,一个人不能被杀死两次,人的恐惧到了顶峰,也就没有恐惧了。    而李建业最恐惧最兴奋的阶段,早在十年前就结束了。    滨海市的几名刑警,直接开始进入到了嫌犯的交接过程。    部委的张志宏负责居中协调,不时的打个电话出去。    柳景辉慢悠悠的溜上去,紧跟了江远几步,再小声道:“你可别听这人忽悠,部委不好呆的。”    “没忽悠我去部委。”江远瞥了柳景辉一眼,论忽悠,这位是一流的。上次被他忽悠去深山里吃鸡,吃的山下农家乐的老板都快变成鸡贩子了,现在还记忆犹新。    柳景辉顿时松了口气,接着就鄙视的道:“能占的便宜,他们也占不到。”    不等江远说话,柳景辉又紧着道:“江远,我给你安排到省厅的专家组,你不用跑,到时候,有案子了,就邀请你,能行不?”    江远迟疑了两秒,点头道:“也行。”    做案子,他还是乐意的。    “行。刚开始可能还是指纹相关的,因为你在指纹会战上立功了嘛。后期咱们再加别的类型的。”    “好。”    柳景辉说着露出一抹亲切的笑容,递给江远一个小盒子,道:“给你带了一个无限小耳机,挂耳朵很方便,工作的时候,能接听电话,也不影响外面的声音,不用入耳,贴耳朵上的。”    江远:……    很是古怪的看了一眼柳处。    上次还送自己眼罩了。    “不要钱,是单位奖励的,想着你可能用得上,上次你帮我大忙,还没感谢呢,我也没你有钱,给。”    江远:……现场勘测的时候,是有一瞬间想过弄个单耳麦……    可怕的糟老头子。    他还是不由自主的伸手接了过来。    柳景辉露又露出了一抹像是狐狸偷到鸡的笑容来来,接着递给江远一个u盘,道:“来都来了,正好这里有个案子,你看看。”    /87/87518/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