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浩然正气
    “孽障!”    “本官在此,岂容尔等放肆!”    王承恩将手中的腰牌高举,声音肃穆的呵斥道。    随着他的高声呵斥,一道赤色,浩荡,代表人道威严的光柱升腾。    光柱所过之处,不论是黑色的浓雾,还是鲜红,好似血液的喜轿,都变得摇摇欲坠起来。    本来异常寒冷的空间,在龙气的作用下,瞬间变得温暖起来。。。    本来摇摇欲坠的众人,在心中不由的长出一口气。同时,心中也升起难掩的自豪感。。。    北郡的强大!    就连鬼神,都不敢轻试其锋!    那红色,好似血液的喜轿,好似非常害怕龙气。    不停的后退。。。    直到脱离龙气的范围这才停下。    “人道龙气!”    “没想到,这里,还有朝廷的官员!”    过了好久,确定,人道龙气,在也没有办法伤害到他,轿子中才传出一道,非男非女,又似男似女的声音。    “不过,今日,别说是你,就算是乾帝盘在此,也不能阻止我等复仇!”    “复仇?”    “尔等是何人?”    “又要向谁复仇?”    “尔等如果真的有冤屈,大可向司徒刑大人喊冤!”    “大人是少有的清官能吏!只要尔等真的冤屈,大人定然会为尔等做主!”    王承恩看着鲜红似血的喜轿,眼睛不由得微眯。    “哈哈!”    听着王承恩所说,轿子中的人好似受到了某种刺激,好似嘲讽的说道:    “为百姓做主?”    “哈哈!”    “怎么可能?”    “当官的都是官官相护!”    “当年,我等曾经状告郭松岩jian,**女!”    “但是如何?”    “我等,被判了诬告之罪,不仅,将我等驱逐出县衙!”    “并且极近羞辱。如果不是他们,我等也不会走投无路,撞死在书院!”    听着轿子中人,那悲愤的声音。所有人都沉默了。。。    更有人下意识的将目光落在郭松岩脸上,只见他的脸色,一阵白一阵青,眼睛中更流露出惊慌之色。    显然,他已经认出了声音的主人。    “从那以后!”    “我等就发誓!”    “一定要用自己的手段报仇!”    “不过这书院,乃是教化之地,自然有一股文气镇压!”    “我等就算是侥幸恢复了灵智,并且获得了一定的能力,也被文气正气镇压,不能现身!”    “本以为此生报仇无望!”    “没想到,今日,书院书生大部分被屠戮!”    “而且,镇压枯井的石头被人搬开,我等这才现身!”    “郭松岩!”    “今日,就是你的死期!”    红色轿子中的人,声音高亢,好似兴奋的嘶吼道。    “这!”    “这!”    郭松岩满脸惊恐的看着枯井方向,他怎么也没有想到,当年,他随手抛尸的枯井,竟然有着这么大的变化。    他更没有想到,当年在他手掌中,好似蚂蚁一般渺小的女子,竟然因为怨恨,变得这么强大!    “郭松岩!”    “到了这时,你还有什么话要说!”    听着王承恩的怒吼。    郭松岩脸色不由的大变。    现在是认证物质具在,容不得他狡辩。。。    “郭松岩!”    “来啊!”    “你不是想要要奴家么?”    “奴家这就给你!”    红色,好似鲜血的轿帘被一只纤细的手掌掀开。露出里面一个异常丰腴的身影。    那个女子不停的扭动自己的身子,做出各种诱惑的动作。。。    不论是衙役,还是书生等人,都下意识的吞咽了一口唾沫。    诱惑!    难掩的诱惑!    “都闭上眼睛!”    “不要看她!”    王承恩是阉人,又修炼了《葵花宝典》,心中早就没有男女之事,但就是如此,他的小腹还是感到一阵发热。    ”诺!“    ”诺!“    衙役们知道,这个邪物的厉害,都闭上眼睛,不敢乱看。    好在,那个女鬼的目标并不是他们,所以,就算感觉有些心痒难耐,他们终究能够克制自己。。。    不过,书生们,就要凄惨很多!    因为郭松岩的关系,书生们也都成为了女鬼的猎物。。。    白花花的肌肤!    充满诱惑的气息!    让他们忍不住的心神摇晃!    定力低,平日就洗好渔猎的书生,更是不由自主的向前。。。。
    咔!    咔!    咔!    红色的喜轿,开了又关!    关了又开!    一阵阵好似野兽进食的声音从轿子中传出。。。    鲜血让本就鲜艳的轿子,变得更加的刺目。。。    “正气歌!”    “大家闭上眼睛,随晚生共同朗诵正气歌!”    “只有这样,咱们才能保住性命!”    看着一个个书生丧命,吴启明知道其中的危险,不敢再藏拙,高声说道:    “诺!”    “诺!”    “诺!”    那些书生也明白眼前的困境,不在迟疑。    在吴启明的带领下,高声读诵司徒刑当年所做的《正气歌》。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    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    或为辽东帽,清cao厉冰雪。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是气所磅礴,凛烈万古存。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    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嗟予遘阳九,隶也实不力。。。。”    这些书生,虽然都是刚刚凝聚文胆,感触文气,但是他们几十人共同读诵,产生的气势,竟然不在王承恩等人的龙气之下。    当然,这也与正气歌有关!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虽然只是短短的几百字,但是却道尽了天地正气。    也正是因为正气歌的关系,司徒刑才得窥圣道。    这些儒生读诵,虽然没有司徒刑初做天地震动的气势,但也能够调动九天之上的浩然正气!    轰!    轰!    轰!    随着正气歌的读诵,一道浩然正气,好似九天银河一般倒挂。所过之处,不论是黑色的鬼气,还是无边的怨气,都好似阳春白雪一般,瞬间被融化。。。    就连那顶喜轿,也是不停的爆退,并且发出尖锐,而且刺耳的叫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