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O四章:高攀龙的反击(求票、求收藏)
    天启四年10底,抓捕周起元的东厂番子还没赶到漳州,一路抓捕高攀龙的东厂番子又踏上路途。    魏公公此次还是反应慢了。    抓捕高攀龙的番子还没到位,高攀龙已在家中从容的“举身赴清池”,高攀龙投水自尽了。    早在东厂的番子还没出京时,高攀龙就已经得到苏州民变,和周顺昌投案的关系。    从来人口中,高攀龙还弄清楚了事情的起因:那是因为东厂对周起元的抓捕。他甚至连东厂抓捕周起元的罪名都知道的清清楚楚。    魏公公的保密工作完全没起作用。    得到消息后,高攀龙毫不惊慌。    他从容的拜谒了先贤杨时的祠堂,又安排好自己的后事,还给东厂番子留下一份工整的遗书,这才从容的效仿屈原投水自尽。    魏公公打好的如意算盘,随着高攀龙的自杀全部破碎了。    听到高攀龙自杀的消息,魏忠贤愤恨欲狂。    多好的机会,就因为高攀龙的死失去了。    魏忠贤还没想到,高攀龙的死可不只是畏罪自杀那么简单。    高攀龙自杀的死讯,传的很快。    他的死,迅速引发各地文士对魏忠贤的口诛笔伐。    一时间各地舆情大噪。    注意,此次指责魏忠贤的可就不光是东林党人了,而是大明绝大多数的文人。    魏忠贤这次是真的尝到了千夫所指的滋味。    就算阉党内部,也有人在暗中埋怨魏公公的不智。    高攀龙虽然本身官职并不算太高,但他东林文宗的身份,使他在大明文士阶层享有极高的声望。    大明王朝上百年来文臣的一家独大,使得文士阶层的心气已经拔高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这种思维观念可不是说着玩的,这是大明全体民众的认知。    以你魏忠贤,一个太监、阉宦的身份,也想挑战大明的文士阶层?    自不量力。    东林党人高攀龙用他的死,把魏忠贤一举推到大明文士的对立面,再也无法挽回。    朝堂中的中立派系也对魏忠贤发出不平之声。    就像朝中公认的中立人物,登莱巡抚袁可立,都忍不住为高攀龙上书打抱不平。    高攀龙可是袁可立多年的好友。    袁可立的上书,标志着大明中立派系的立场,已经开始向东林偏移。    “通传天下吧!”魏忠贤颓然的说。    想进一步打击东林党,看来是没机会了。    这等舆论的压力下,再不给出个明确的交代,局面将无法控制了。    天启四年11月初,周起元贪污公努10万,转交高攀龙使用。以及高攀龙用贪污的公努,维持东林书院的一系列罪案,经朝廷邸报,明发天下。    看到魏忠贤才发出有关东林书院的邸报,朱由检摇了摇头。    魏公公对舆论战线,实在是太不关注了。    他抓人采取的手段也太过隐蔽,结果保密没保住,反而显得手段鬼祟。    魏忠贤明明是堂堂正正的反贪,最终却弄的如此狼狈。这是个极大的教训。    不掌控舆论是阉党最大的缺陷。    说起了,高攀龙也真厉害。    他知道解释不了有关东林书院的财务问题,干脆一死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