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五八章 侧妃
可听燕两仪这么说,她的心不自觉的就揪起来了,手指尖也止不住的泛冷。 她竟然对燕柒下药了...。 燕两仪看她吓得脸都白了,心中懊恼起来:“没事的,几位当值的御医和院正这会儿全在紫竹轩候着呢。” 抓住她的手握住,冰凉的厉害,燕两仪忙给她搓搓:“这几接连大雨,太潮湿了,才会起疹子,你别担心。” 姜零染鼻子发酸。 不用想,这话一定是燕柒说的。 要借燕两仪的口,说给她听。 她心中难过极了,也后悔起来,早知就不应下太子妃的话,若她不去皇觉寺,他也就不用受这般委屈了。 燕两仪瞧姜零染一副要哭的模样,着急起来,慌张道:“真的没事,你别这样子啊。” “那叶院正诊了脉,淡定极了。” “若兄长体有异样,他早急的胡子都烧着了。” 姜零染点点头,挤了些笑。 等了会儿,太子妃的马车行了过来,要邀姜零染和燕两仪去她马车上坐。 燕两仪瞧着姜零染绪不好,唯恐一旁陪着说笑,反添疲累,便道:“我要睡一会儿,今雪是我的枕头。” 太子妃听了哭笑不得,却也不再说同坐的话儿了。 一行人出发,往皇觉寺去。 下着雨,马车走不快,又因有水洼,便有些颠簸。 太子扶着太子妃靠在自己的怀里,免于她肩背磕在车厢上,撞痛了。 太子妃怀里又抱着熟睡着的小皇孙。 一家三口,依偎在这小车厢里,竟格外的温馨。 太子嘴角噙着笑,温声低语道:“真好。” 太子妃偏头看他,看了会儿,笑问道:“谁更好?” 太子见她连孩子的醋都吃,一时闷笑起来。 笑罢又道:“我若说是你,你肯定要生气,觉得我不昶儿。” “我若说是昶儿,那你肯定又要说,我不够你。” 他说着紧了紧胳膊,将他们母子抱的更紧,俯首在她额头上亲了下:“都,你们两个,我都。” 太子妃倚在他怀里,的哼了声:“胡说。” 太子挑眉:“我说的不对?” 太子妃道:“不对。” 太子笑了起来,思忖了下:“莫非你更愿意我说昶儿?” “当然。”太子妃点头:“以后你可以不喜欢我,却不能不喜欢昶儿。”说着伸手揪了揪他的耳朵:“记住了吗?” 太子微皱眉,拉下她的手攥在手心里,轻声道:“不会不喜欢你的。” 太子妃没再说话,只笑了笑。 太子一时也没了话。 午膳前,一行人到了皇觉寺。 马车内缩坐了几个时辰,都有些疲累,午膳是各自在自己的厢房用的。 燕两仪不好去打扰太子和太子妃,就让小光提着食盒去了姜零染的院子。 黎锦也在,瞧见燕两仪,忙起见礼。 燕两仪待人亲和,又因黎锦是姜零染带来的,所以更是亲近了几分。 挥挥手道:“黎姑娘不必多礼,坐吧。” 姜零染看她肩头都落了雨,让青玉去拿干净帕子来。 小光接了帕子,冲青玉友好的笑了笑,忙去帮燕两仪擦干。 燕两仪道:“你没带厢竹来?” 姜零染点头:“府中还有些事,便没带她来。” 燕两仪道:“你嫁妆什么的都准备好了吗?有什么需要帮忙的没?” 姜零染笑道:“若是有了需要你的地方,必然不会让你清净的。” 燕两仪笑着应了。 皇觉寺的斋饭还算清爽可口,燕两仪反而比在宫里时用的多些。 姜零染心中记挂着燕柒,吃的不多。 燕两仪盘膝坐在蒲团上,懒懒的翻着经书,打了个哈欠。 “今雪,这厢房是你自己住吗?” 姜零染道:“怎么?” “我和你一起住吧,这里前后都靠山,晚间必然有动物的叫声,怪吓人的。” 黎锦听到这话皱了下眉。 她厌烦孟氏,已经打定了主意要睡在姜零染这处。 没想到还来了个抢活的。 姜零染忽略黎锦希冀的眼神,点头就应了燕两仪的话儿。 黎锦只好回到自己的厢房午休。 推开厢房的门,一股子浓郁的药味扑面而来。 孟氏这个该死的又在摆弄她的药包! 黎锦觉得血气直冲天灵盖,袖中的手瞬间拢成拳。 孟氏察觉到了背后的杀气。 微皱了下眉,再无多余的动作。 黎锦站了会儿,等到浑的怒意散了些,才走到榻边,合衣躺下了。 午间小憩之后,众人往大去做晚课。 散了晚课,已是酉时。 太子和姜霁一起回了东苑。 太子妃带着燕两仪几人往西苑去。 檐下的金铃被风雨吹得叮铃作响,燕两仪看了一眼,咂咂嘴道:“不知晚膳是什么菜色。” 太子妃笑看她一眼:“饿了?” 燕两仪笑着圈住太子妃的胳膊:“我午膳吃的饱,不知怎么饿的这么快。” 太子妃拍拍她的手背:“待会儿晚膳多用些,这里不比宫里,可没有宵夜可以用的。” 燕两仪点头。 太子妃又吩咐盈彩,让她把点心各样包一些,给燕两仪送去。 燕两仪看着太子妃的侧脸,轻声道:“嫂嫂,我晚间陪你睡吧?” 太子妃轻笑了下:“你不是和今雪一起睡?怎么又要陪我?” 燕两仪道:“那你想不想让我陪吗?” “昶儿会和我一起住,晚间会闹着你。”太子妃笑道:“你就和今雪一起吧。” 燕两仪点了点头。 几人在太子妃的院中用了晚膳,又说了会儿话便各自散了。 洗漱之后躺在榻上,要睡未睡的时候,燕两仪轻声道:“秦家的意思要把若丹给哥哥做侧妃。” 姜零染惊了下,一时睡意全消了:“什么时候的事?!” 燕两仪叹了口气,看着帐顶道:“就是昨。” “太子...他答应了?”姜零染顿了会儿,才问道。 燕两仪摇了摇头,低声道:“太子妃应下了。” 这才是她最心疼太子妃的地方。 姜零染没了话。 太子妃之所以会应下,是不想让太子为难。 也是不想让皇后和秦家为难。 只是...太子妃会很难过吧。 可今从太子妃脸上,她竟一点异样都没瞧出来,其实,闷在心中的难过,才是最难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