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戒网隐学校7
又过了大约一周之后,涂山感觉,自己对初中知识,已经完全掌握。 但,按照国情,自我感觉还不能算数,得做试卷才行。 因此,这天晚上吃饭的时候,涂山就跟原主父母说,自己明天要到市中心去买试卷。 “去市中心啊,正好,”马高原说,“中午的时候,到曼丽嘉饭店吃饭。你十一点半,准时到。” 曼丽嘉饭店,是武成市有名的饭店;装潢之高档,菜价之昂贵,让人望而却步。 家里的经济条件,是不可能到那样的地方吃饭的。 但涂山没问原因。也不能问;万一那原因是自己应该知道的呢。 过了一会儿,曹英秀才给出了解释:“你二叔那边的正飞,中考成绩下来了,分很高,要炫耀炫耀。” —— 原主的父亲马高原,有个jiejie,有个弟弟;jiejie马泽丽,弟弟马修齐。 马泽丽开了家服装店,加盟了国内知名品牌,效益不错。马修齐则是外科医生,待遇极高,还有红包。 再上面,还有个老母亲,名叫祖兰春,身体健壮,住在近郊。 往下,三家各有一个子女。 马泽丽家是个女儿,名叫马正欣,下学期大三,本市大学,一本。马修齐家则是个小子,名叫马正飞,刚读完初三,下学期高一。 奇怪的是,马高原那一辈,名字各起各的,到马正文这一辈,居然都有个正字。 如果那个正字是字辈中的字,那么这个马家,就应该是赖坊南山一脉。因为,摆渡上说,只有这一脉,字辈中才有正字(孝友传家,风行正远)。 —— 很显然,马高原三姐弟中,马高原混得最差,现在还只是个卖房子的。 这些,是在曹英秀给出解释之后,涂山搜索原主记忆,而知道的。 同时,涂山还知道,在我国,绝大多数聚会,都离不了攀比。 大姑马泽丽,二叔马修齐,这二人经常搞聚会,每年都要来个一两次。 聚会的饭钱,对他们来说,是小事。能够花上一顿饭钱,满足到攀比所带来的愉悦感,千值万值。 不过呢,几年前他们攀比的,主要是各自混得如何。那个时候,被鄙视受奚落的,是马高原。所以每逢聚会,马高原总要撒谎,想方设法地不去参加。 近几年就不同了,他们攀比的,变成了各自的孩子。被鄙视受奚落的,换成了马正文,也就是原主。这下,马高原不溜号了,并且强制要求马正文必须到场。 所以,明天这个聚会,涂山会去。 —— 眼睛一眨,老母鸡变鸭(方言顺口溜,形容变化快)。 一晃就到了聚会的时间。 这个时候,涂山什么东西都没买。 上午,也到书店去了,筛选了自己要买的卷子,只是没买而已。 如果买了,提在手上,必然会被大姑二叔察看。自己一个马上读高三的学生,买初中卷子做,就等于给他们提供了进一步嘲讽自己的素材。 所以涂山两手空空地去了。 “您好,请问您有预约吗?”曼丽嘉饭店的服务员装束整洁,笑容一丝不苟。 涂山回道:“有。不是马修齐,就是马泽丽。” “好的请您稍等。” 前台确认过后,按铃叫过一名服务员。涂山就跟着那名服务员来到三楼的一个包间。 走进包间,涂山发现,里面已经坐了很多人。父母马高原和曹英秀赫然在座。 “哟,高三的大忙人终于来啦!”这是奶奶祖兰春的声音。 高三,的确是大忙人。高三的忙,不容置疑。但那些,说的都是成绩较好的,有望考上重点大学的学生。而另外一些,放弃了拼搏,放弃了努力的学生,则不包括其中。 原主的成绩前面已经说过,并不在放弃之列。但在马家这些亲戚的眼里,就是,必须是。 涂山上前:“奶奶,祝你身体健康,长命百岁!”声音响亮,铿锵有力。 涂山这话的内容,适合于举杯、拜年,或分别的时候说。用来打招呼,就不伦不类了。 不过,因声音宏亮,气势十足,倒是抗衡了奶奶祖兰春的讽刺。 —— 只不过,涂山此来,并不是为了针锋相对,更不是为了打脸(目前还没有打脸别人的资格),而是为了受辱的。 所以,祖兰春偃旗息鼓之后,涂山就在二叔的招呼下,入了座。 座位,自然是挨着马高原和曹英秀的。 这个时候,涂山才注意到,大姑还没来。 二婶,也就是二叔的老婆杜秋荣说:“正文你可算是来了!你可是我们马家的大孙子!老太太刚才还在念叨你呢!” 一席话三个惊叹,要说纯粹是字面意思,鬼都不相信。 果然,祖兰春又有话说了:“早来晚来都是来,如果正文早来,我失望之余,还得看到希望;如今正文晚来了,我高兴之余,也没什么失望。” 这话,字面上,是不通顺的。但如果加上马正飞,意思就通顺了。先看见正文,失望了,再看见正飞,就有希望;反之,先看到正飞,高兴了,再看到正文,也没什么失望。 企事业单位的公文经常会出现不通顺的句子。那不是语文没学好,而是,只有病句才能准确地表达意思。 祖兰春的这种话,在民间,叫做阴阳怪气。相对于文化不怎么高,阅历不怎么丰富的百姓而言,这种阴阳怪气的话,要完全理解,是不可能的。但能意会,就行了。 马高原就意会了,说:“你个不争气的,如果你能学到你堂弟一两分,也不至于让奶奶生气!” 曹英秀也跟了一句:“不过我看你这辈子,是拍马也赶不上正飞的了。” 涂山立即回应:“爸妈说得对极了,我就是一个废材,我吸进氧气就是在浪费地球资源,我呼出二氧化碳就是在污染环境。” 凡事过犹不及。准确地说,是:凡事有度,过犹不及。出自论语。 意思是说,任何事情都有限度,事情做得过头,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合适的)。 如果涂山在“我就是一个废材”那儿停止,必将皆大欢喜。但加了两句,意味就变了。这是因为,涂山明显没到加那两句的程度,客观地说,就连“废材”的程度都没到。 一时之间,场面有些尴尬。 涂山是顺着马高原曹英秀的话往下接的,所以几乎所有人,都认为涂山在跟其父母赌气。马高原想打涂山,又不方便出手;瞪涂山,涂山不跟他对视。 —— 二叔道:“哎,别提那些不高兴的事情了。正文,吃菜!” 看上去,二叔对涂山最好,每次都为涂山说话。但今天这个聚会,大姑到现在都还没来,很明显,就是二叔发起的。根子就在他那儿。 大姑的确没到,但大姑的女儿马正欣到了。 马正欣问:“正文,你这次考了那么高的分,准备报哪所中学?” 马正文回答:“还没定。主要在武成一中,和来利森中学之间犹豫。”也就是最好的国立中学,和私立学校之间犹豫。 杜秋荣反问:“你这个当表姐的,可有什么好建议?” 表与堂,这个需要说明一下。 对父亲的兄弟姐妹所生子女,称堂;对母亲的兄弟姐妹所生子女,称表。这只是一般解释。 就拿马正欣马正文来说,马正欣称马正文,表弟;马正文称马正欣,堂姐。方向不同,称呼就不同。 父亲的兄弟,母亲的姐妹,各自生下的子女,相互之间的称呼,就不会因为方向的变化而变化,堂的永远是堂,表的一直是表。 解释这个,是因为古代的婚姻法。 古代婚姻法里,通常是,堂,不可通婚;而表,可以。 这样的说法,只是个大概。 实际上,又因为朝代的不同,存在着从严和从宽,两种态度。 贾宝玉和林黛玉,就不是纯粹的堂或表,贾称林,应是堂,林称贾,才是表。 让他们结婚,从宽,即中间状态,那种会因为称呼方向的变化而出现关系变化的,一律采信为表。反之,从严的时候,则一律采信为堂。 关于这个,现代婚姻法则是禁止近亲结婚,不管你是堂还是表。 但,什么是近亲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 拿眼前这一家子来说,祖兰春是第一代,马高原是第二代,马正文是第三代。 一般人的理解是,马正文和马正欣,不能结婚;马正飞和马正欣,也不能结婚。不会往跨代的方向去想。 那么,马正文的女儿,跟马正欣的儿子,可以结婚吗?这个还不一定。 前面的算法,是祖兰春算第一代。另一些人,也可能把马高原算成第一代。 从具体的司法解释:“曾祖父母、外曾祖父母和曾孙子女、外曾孙子女之间”可以看出,法律的执行,取后一种意见。马正文的女儿,跟马正欣的儿子,依然不能结婚。 不能之后,就是能了。也就是说,再往下一代,就可以了。 但如果只有一脉是第四代,另一脉只是第二代呢?这个就不清楚了。 —— 杜秋荣问:你这个当表姐的,可有什么好建议? 话语中,采纳的是,站在“你”的角度的称呼。譬如祖兰春,就是外婆。 马正欣说:“其实我感觉,大学都是国立的,还是选一中较好。如果在南岛,有那种私立的大学,才方便私立中学的学生。” “其实这个不重要,”马正飞说,“只是我爸妈非要认为很重要。就拿一中来说,也不是所有班级都好,同样也有差班。” 杜秋荣问:“哎,正文,你上的班级,是好班中班还是差班呀?” 一般疑问句,看上去没什么恶意。当然,实际上有。 人总会遇到倒霉的事,就比如应聘某家企业,没有成功。那本来只是一件小事,如果只有一个两个朋友询问的话。 但如果持续很长时间,来了一个又一个熟人朋友,问了又问,那件小事就会变成一件极其糟心的事。 涂山回答:“报告二婶,我上的是中班。其实,像我这种垃圾,本来应该上差班的。可学校不知怎么的,知道正飞是我堂弟,就把我弄到中班去了。” 这话,跟前面过犹不及的话一样,多了个尾巴。 那尾巴似是而非的。 看上去,说的是看在你(或你家人)的面子上,我才得到了一点好处。但实际上,原主和马正飞的学校根本就不在同一个地域,原主学校根本不可能去关心本地域之外的学生情况。 —— 就这样,整个进餐过程,涂山都坚持了这种发言风格。每次一开始,都把自己贬得很低;然后再用存在明显破绽的理由去奉承他人。 涂山贬低自己,理论上说,只有马高原曹英秀难受。但实际上这二人并不难受。 涂山奉承他人,他人本应愉悦。但涂山奉承时候的理由带有明显破绽,他人就不会感到愉悦了。 总不能说,涂山不该奉承自己! 另外,还不能说,涂山是在讽刺自己;因为前面的自我贬低,诚意十足。 这样,慢慢地,就没人把话题往涂山身上扯了。 这顿中午饭,就在这种诡异的气氛中,结束了。 —— 果然是二叔马修齐结的账。 然后各自分道扬镳。 涂山没有回家,下午接着上书店。把初中卷子买了,另外,还买了一些高中卷子。 晚饭过后,涂山开始自我测验。第二天,继续测验。第三天,卷子改完。 涂山发现,初中(初三)各科,自己基本上可以得满分了。 —— 现在的问题是,涂山即将上高三,并且还缺了高二下学期。 按照国情,高中三年的课程,会在前面两年内学完。第三年,就是复习复习再复习,测验测验再测验。也就是说,涂山缺的课,并不止一个学期的内容。 时间上看,已是八月中旬了(8月12日)。 继续像实习初中知识那样去学习,开学一考,涂山就会被亮红灯。 被亮红灯之后,说不定会分到差班。 所以,涂山先不管原主已学高中知识如何的不牢靠,直接就开始了后面的学习。 当然,这样的学习,是建立在豆腐渣基础之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