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那三边的军政就拜托洪总督了
之前熊廷弼和王化贞不和,导致辽东全面溃败。 满朝文武竟然找不出一个敢去接任的。 于是赶鸭子上架,任命了张鹤鸣为辽东经略。可是张鹤鸣光从京城走到山海关就用了整整十七天,说是龟速都不为过。 结果到了山海关,张鹤鸣就是打死也不再向前。 并且三个月后上书宣称自己得了重病,要求辞职。 天启无奈之下只能让张鹤鸣回家养病。 可是新任命的谢经邦更加离谱,连京城都不愿意出。 这还是几年前。 现在朝中大臣经过魏忠贤的洗礼,更加厚颜无耻,贪生怕死。 所以对洪承畴的任命,根本没人敢有异议。 这种局面,不让洪承畴去,难道自己要去吗? 以前反对孙传庭,是因为那时候陕西还没有乱。 现在,估计得载歌载舞,欢送孙传庭去赴任了。 徐应元接到任命的时候,也是心中有些惶恐。 徐应元知道,朱辰任命自己为监军,根本就是为了检验自己的练兵成果。 “皇上,奴才怕坏了您的大事。” 徐应元找到了朱辰,一脸的忐忑。 朱辰知道,徐应元这帮人没上过战场,害怕自然不可避免。 可是如果一直养在温室中,那就永远也没有蜕变的机会。 “应元,不用怕。打仗其实没那么复杂。你就当和平时训练一样,自己不要手忙脚乱就行。” 打仗的事,朱辰也不怎么懂。 从影视剧上学习的经验,朱辰自然知道非常的不靠谱。 那些拍电视的,也是没打过仗的,完全靠想象,而且是怎么帅气怎么拍。 这要是真在战场上这么干,估计就是找死。 所以还是得让徐应元这些人自己去摸索,自己去总结。 “应元,朕交给你一个办法。那就是每次打完仗之后,大家在一起讨论下利弊得失,总结经验教训。” 这是朱辰现在唯一能想得到的办法。 这也是我军得以壮大的宝贵经验。 “遵旨。” 徐应元领着足足三百多太监和侍卫,带着十几辆大车,浩浩荡荡的离开了京城。 与此同时,先一步出京的高起潜已经到了陕西总督府。 “见过孙督师,咋们又见面了。” 看到孙传庭,高起潜是一脸的笑意。 “督师?” 高起潜连忙笑道:“孙督师,皇上加封你为兵部尚书,让你节制三边军务,尽快平叛。” 孙传庭是陕西总督,武之望是三边总督。 两人本来级别上是一样的,而且武之望还是老资历。武之望肯定不会听孙传庭的。 现在孙传庭有了兵部尚书的头衔,那级别就高出武之望半头。 名义上,武之望就必须要听命于孙传庭。 不过在官场上,不是说你职位高,对方就一定会听你的。 比如之前的熊廷弼和王化贞。熊廷弼是王化贞的上级,但是兵权在王化贞手中。熊廷弼照样指挥不动王化贞。最后辽东大败,熊廷弼斩首示众,王化贞下狱。 现在孙传庭和当年熊廷弼的处境极其相似。同样是兵权在三边总督武之望的手中。 而且最要命的是,孙传庭只是节制,还不是三边总督实际的上司。 看到孙传庭一脸的纠结。 高起潜连忙笑道:“孙大人不必烦心,皇上已经撤了武之望的三边总督。新任三边总督是陕西督粮参政洪承畴。” “洪承畴?” 对这个名字,孙传庭并不陌生。 这是孙传庭现在的手下,这几个月,孙传庭可没少和洪承畴打交道。 洪承畴确实精明干练,是难得的肯干实事的官员。 可是据孙传庭了解,洪承畴一直从事的都是文职,根本没接触过军务。 在这节骨眼上,让一个新手掌控三边军务。 这不是瞎搞吗? 洪承畴掌控三边军务,确实能让孙传庭少很多麻烦。但是孙传庭可不是一个只为一己之私就不顾大局的人。 如果真的让一个什么都不懂的人掌控三边军务,到时候出了问题可怎么办? 不过想到之前朱辰几乎未卜先知的本事,孙传庭还是对洪承畴有一丝期待。 孙传庭直接朝着高起潜拱了拱手。 “高公公,本官有个不情之请,还请高公公暂时不要宣旨,我想先找洪承畴聊一聊。” 孙传庭打算先和洪承畴谈一谈,具体了解下洪承畴的能力和想法。 如果洪承畴真的难堪大任,那孙传庭就算拼着被朱辰斥责,也要拦下这个任命。 “下官洪承畴见过总督大人,见过高公公。” 洪承畴接到命令,很快就赶到了陕西总督府。 此时洪承畴三十出头,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 “洪参政,你对目前固原的事情怎么看?” 洪承畴眼神中忽然闪出一道精光。 洪承畴此人极其聪明,立刻就猜到了一些缘由。 这让洪承畴内心一阵激动。 虽然这些年洪承畴一直做的是文官,但是洪承畴一直有一个驰骋疆场的梦想。 而洪承畴闲暇之余,最爱做的事情就是揣摩兵书战策。 “禀总督大人,如果是下官处置此事,会先杀掉几个带头闹事的士卒,然后再设法安抚其他士卒,平息他们的怨气。” 孙传庭心中一凛。 大多数文官在士兵闹事的时候都是想的息事宁人,尽量将事情最小化。 却不知道,这些士卒一个个都是刀头舔血的人,你越是软弱,对方就越是无所顾忌。 孙传庭自己本身也是个狠人。 如果让孙传庭去处置此事,孙传庭也会如此干。 这一点上,洪承畴倒是和孙传庭的想法不谋而合。 不过杀带头闹事的士卒,让其他士卒产生畏惧,只能算是震慑。 如果没办法安抚,最终只能将事情激化。 “可是没粮没钱,如何安抚?” 这才是重点。 如果武之望手里有足够的钱粮,何至于闹到如此地步。 “打开府库,设路卡,纵兵逼乡绅捐赠粮饷。” 洪承畴这短短几句话,让孙传庭顿时倒吸一口冷气。 这洪承畴何止是狠人,这绝对是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冷血枭雄。 就算孙传庭都没敢如此去想。 洪承畴能想到的就是打开府库,独自承担朝廷的责罚,先稳住局面再说。 至于设路卡,盘剥过往商旅,以冲军资。 孙传庭倒是能干的出来。 可是纵兵为祸,劫掠地方,威吓乡绅,这就不是孙传庭敢做的了。 孙传庭此时越发对朱辰有些佩服了。 让这洪承畴当三边总督,确实是最好的选择。 孙传庭自问都不会比洪承畴做的更好。 “洪参政,你难道不怕天下汹汹吗?” 人言可畏,孙传庭都不敢完全无视别人的非议。 洪承畴不由苦笑道:“总督大人,下官并不是铁石心肠。可是有些事情没人去做,只能让天下涂炭,百姓苦不堪言。” 洪承畴的话让孙传庭一时间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孙传庭直接起身,朝着洪承畴弯腰拱手。 “还希望洪总督能谨记今日所说的话。” “总督?总督大人何出此言?” 洪承畴忽然心情有些激动。 孙传庭皱了皱眉头。 这洪承畴不仅人狠,而且权力欲非常重。 孙传庭在心中叹了口气,天下又有几个是真正大公无私的圣人呢。 孙传庭扭头看向了高起潜。 “烦请高公公宣旨吧。” 说完,孙传庭率先跪倒。洪承畴也连忙跪下。 “皇帝诏曰,特任命陕西督粮参政洪承畴为三边总督,受陕西督师孙传庭节制,听此。” 洪承畴瞥了眼孙传庭。 “洪承畴领旨谢恩,请高公公转告皇上,下官一定以孙督师马首是瞻。” 有前面朱辰维护孙传庭的诸事,而且朱辰特意在圣旨中说让洪承畴受孙传庭节制。 洪承畴哪里还不明白这里面的意思。 孙传庭圣眷正浓,如果洪承畴得罪了孙传庭。 估计洪承畴的屁股还没坐热,就能被撸了。 “洪总督,现在固原刚刚发生兵变,估计是一片大乱。还请洪总督能早日赴任。” 催促的时候,孙传庭其实也有些脸红。 现在孙传庭手上没兵没钱,根本对洪承畴没办法支援一分一毫。 孙传庭还有催促洪承畴,孙传庭可没这么没皮没脸。 “洪总督,你有什么要求,可以尽管提,孙某能做到的,一定竭尽所能。” 洪承畴作为陕西督粮参政,哪里能不清楚陕西是什么情况。 洪承畴直接朝着孙传庭拱了拱手。 “多谢孙督师,下官暂时没什么要求。如有需要,一定会向孙督师开口。” 洪承畴没有直接婉拒,但是也没要求孙传庭给自己什么,算是给足了孙传庭面子。 “孙督师,在下明天会带自己的家奴赶去固原赴任。” 洪承畴就任陕西督粮参政之后,虽然只是一届文官,但是府中也是养了不少的家奴。 而洪承畴平时本就以兵法约束这些家奴。说这些家奴是训练有素的兵卒,其实也不算错。 孙传庭朝着洪承畴拱了拱手。 “那三边的军政就拜托洪总督了。” “下官尊令。” 说完,洪承畴昂首离开了陕西总督府。 此时,徐应元终于赶到了潼关。 “徐公公,咋们真的要去打仗啊?” 在徐应元身边,一个小太监忽然开口问道。 徐应元忽然笑道:“我还以为你们要憋到什么时候才问呢,对,皇上说过,我们这些人是要横刀立马,驰骋疆场,建立不世军功的。”